事关造船,印度寻求与韩国合作!

2025-10-06379

     印度正加快步伐,寻求与韩国在造船领域展开更紧密合作,以重振其本土产业。印度港口、航运与水路部副部长Shri T.K. Ramachandran在新德里接受采访时表示:“韩国拥有世界一流的造船技术,但缺乏足够的劳动力;而印度恰恰拥有庞大的人力资源。双方如果携手合作,将能实现优势互补,最大化各自利益。”

  Ramachandran指出,韩国造船厂订单不断,但本土生产能力已趋于饱和,对海外建造需求正在上升,这也为与印度合作提供了契机。

  根据印度的长期规划,到2047年独立百年之际,印度希望跻身全球前五大造船国。目前印度在全球排名前20,国内船队规模约为1500艘,计划逐步扩充至2500艘,并以国产船舶替代部分老旧的租赁船只。印度设定的目标是到2030年“印度制造”船舶占比达到7%,到2047年提升至60%。根据KOTRA数据,印度造船市场去年规模约为11.2亿美元,预计到2033年将跃升至80亿美元。

  不过,Ramachandran也直言,要实现这一雄心目标,必须与造船强国建立合作。他表示:“印度有丰富的人力资源,但缺乏造船能力、技术和培训体系。如果像韩国、日本这样的造船强国提供技术支持,而印度提供劳动力与生产基地,就能形成互补合作关系。”

  去年,Ramachandran曾率团访问韩国,参观了韩华海洋、三星重工和HD 现代重工船厂,并与科钦造船厂的首席执行官同行。据悉,双方讨论了技术转让、潜在投资以及在印度建立船厂等议题。

  在他看来,推动造船业不仅关乎经济利益,更是国家安全的必然选择。他强调,在新冠疫情、能源供应冲击、俄乌战争等全球危机期间,印度曾面临航线绕行、运费暴涨等困境——集装箱运价一度从2000美元飙升至1.5万美元,“如果没有本国船队,各国就会在国际航运市场波动中陷入被动。建设国家船队是战略上的必然。”

  资料来源:海运圈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