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限硫令规则下船用燃料发展变革”论坛讨论环节

舟山港综合保税区管委会主任韦晓红女士
舟山保税油“新十条”举措
(一)启动低硫油2020行动计划
制定低硫油2020计划行动方案,对生产、调和、仓储、交易全流程排定工作措施,积极争取国内低硫油生产出口退税政策。
(二)启动国际船舶LNG加注中心建设
实施“油气并举”战略,依托一期已投入试运营的新奥舟山LNG接收及加注站项目促进LNG供应完善。
(三)扩大不同税号保税油调和试点
重点引进实力强、调油经验丰富的第三方贸易商参与不同税号保税油调和试点,鼓励做大保税油调和、交易、转口业务,尝试开展低硫油产品调和。
(四)全面推行质量流量计系统
计划于今年年底前发布质量流量计推进时间表,出台配套政策、引进专业检测机构,争取在国内港口中率先全面实行质量流量计交割,同时积极争取e-BDN(电子燃油交付单)落地。
(五)出台保税燃油供应业务操作规范2018版
紧盯国际保税油发展趋势,根据最新的MARPOL公约对浙江自贸区保税燃油供应业务操作规范的相关内容及时修订。
(六)开展保税油通关流程再造
在关检融合、边检改革背景下,对标新加坡标准,以“最多跑一次”的改革精神再造保税油通关加注流程,进一步实施便利化监管和诚信管理。
(七)优化升级跨港供应新模式
即将在江苏港域实现 “一船多港多供”业务模式,相信这将为该区域的保税油供应带来新提升。
(八)全面提升供油锚地能力水平
编制全市海域保税油供应锚地专项规划,在马峙锚地、条帚门锚地分别扩容及新设共计17个专用锚位;并谋划绿华山锚地供油专用锚位设置。
(九)启动大数据智能调度系统建设
为有效提高舟山保税油锚位使用率,减少受油船等待时间,将开发保税油智能调度系统。同时利用大数据挖掘潜在信息,为保税油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数据支持。
(十)开展保税油加注应急体系建设
启动应急体系规划,充实海上应急救援能力,保护舟山的绿水青山。
如果对这“新十条”进行归纳,可以从下面四个方面解读:
应对低硫时代的举措
前三条举措显然都是针对未来绿色航运这一全球燃油新趋势做出的,离2020 IMO低硫令生效只有短短14个月的时间,低硫油、安装脱硫装置以及使用LNG燃油是目前船东可以选择的三条实现路线。舟山在这三个实现方案中都将扮演重要的角色。
低硫重油主要通过两种方式获得,混兑和炼油。论坛上中石化燃料销售公司总经理刘祖荣先生也指出新加坡炼化企业目前并没有生产低硫燃油需要的重油加工装置,可见目前低硫油基本上都是通过混兑来实现的,相比混兑在炼油环节生产低硫油的成本相对要更高。为此浙江自贸区积极争取保税油混兑政策,终于在今年7月获商务部批准同意开展保税燃料油混兑调和加工贸易。8月,中石化浙江舟山石油有限公司成功开展了全国首票不同税号保税油的混兑调和业务。这一举措的意义不仅仅是进一步缩小舟山保税燃料油加注价格与新加坡的差距,更重要的意义在于为未来在舟山开展低硫保税油的混兑开辟的政策条件。因此,下一步将重点引进实力强、调油经验丰富的第三方贸易商参与不同税号保税油调和试点,鼓励做大保税油调和、交易、转口业务,尝试开展低硫油产品调和。
但是燃油的混兑会对油品质量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是有一定的影响的,今年从美湾地区,然后又蔓延到新加坡、香港等全球各个主要加油港口的燃油质量事故,也是给船舶燃油市场一次严重的教训。所幸的事,刘祖荣先生在《迎接挑战,共创未来—低硫船燃的研究和探索》的主题演讲上明确提出中石化将通过炼化生产低硫燃油,并会提供充足的质量稳定的低硫油供应。

中石化燃料销售公司总经理刘祖荣先生
另外LNG也是目前绿色能源的重要选择,此次油商大会上,新奥能源宣布投资3.5亿元建造中国首艘LNG加注船,为国际船舶LNG加注中心建设开了好头。新奥舟山LNG接收及加注站一期项目已投入试运行。
确保燃油质量和数量的举措
第4条和第5条新举措主要是为了保证舟山保税燃油的质量和数量,提升舟山保税油的总体品牌效应。自2017年1月1日起,针对所有船用燃油的加油操作,强制要求使用经新加坡海事和港口局批准的质量流量计系统(MFMsystem),虽然因此燃油价格上涨了,但是供油量不降反增。因此舟山效仿新加坡全面推进质量流量计的使用是适应广大船东的需求的重大举措。
另外为了保证舟山保税油健康稳定的发展,舟山在保税燃油供应规范上的非常重视,早在2017出台了《国际航行船舶保税燃油供应业务操作规范》(以下简称操作规范),该规范由中燃和中石化参与编写,参考借鉴了SS600新加坡船用燃油业务守则。今年将根据国际保税油发展趋势和最新的MARPOL公约对浙江自贸区保税燃油供应业务操作规范的相关内容及时修订。
全面提供保税油加注的效率的举措
舟山保税油和新加坡的价差不断缩小,目前的价差基本在每吨8美金左右,价格的差距已经不是舟山保税油加注量远低于新加坡的主要原因,船东对与加油效率的担心可能会成为主要的瓶颈。
因此“新十条”中的第六和第九条主要都是针对如何提高舟山保税燃油加注的效率设计的。第六条是针对提高通关效率提出的举措,第七条的举措让舟山保税油在更广的范围实现一船多供,是方便船企和供油企业,减少审批流程的重要举措。
而加油锚地资源的限制几乎是未来舟山对标新加坡的最大瓶颈,舟山海域受台风和季风影响比较大,这也大大限制了在舟山锚地实际可加油的时间。为此,去年11月起舟山开辟马峙锚地并减免引航费用,今年前三季度该锚地作业天数为239天,比虾峙门锚地等外锚地多62天。舟山港域保税油供油业务接单成功率由以前的76%提高到87%,有效提振了燃供企业接单信心。
下一步舟山将编制全市海域保税油供应锚地专项规划,在马峙锚地、条帚门锚地分别扩容及新设共计17个专用锚位;并谋划绿华山锚地供油专用锚位设置。来保证快速增长的保税燃油加注需求。
除了增加保税油加注专用锚位之外,如何提高加油锚地的使用效率也是解决锚地紧缺瓶颈的重要举措。为此舟山港综合保税区将上线舟山保税油智能调度监控系统。该系统投入使用后将大大提高舟山保税燃油的加注的调度和管理能力,通过现代的信息化手段和大数据分析为保税油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精准的数据支持。
确保燃油加注的安全举措
其实随着舟山区域保税燃油的加注量的快速提升,势必会增加舟山海域的船舶安全的压力,因此建立应急体系规划,充实海上应急救援能力也是非常必要的。
从舟山保税油“新十条”举措,让我们对舟山保税油未来的发展充满信息,希望舟山东北亚保税燃油加注中心早日建成!
来源:海运圈聚焦
2018-10-19
5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