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际知名船舶经纪公司 Poten & Partners 在最新市场报告中对全球油轮造船热潮发出警示。报告指出,随着各型油轮新船订单在主要造船厂持续攀升,市场上一个耐人寻味的问题正在浮现——当前的油轮订单,是否已经“太多”?
Poten & Partners表示,过去数月,油轮市场势头强劲,这是由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制裁执行力度的持续加大、全球石油需求保持旺盛,以及OPEC+原油供应量的不断增加,这些因素共同促成了自疫情初期运费暴涨以来从未有过的运价繁荣格局。
与此同时,2024 年和 2025 年油轮船队运力增长的极度有限,也为市场热度起到了关键的助推作用。当前市场供需关系日益紧张,使得运费市场对运输周转量的细微波动变得更为敏感。

Poten表示,当前市场产生的强劲现金流,正让船东们对船队扩张与更新抱有更足的信心。本文旨在回顾当前的订船趋势,并与历史周期进行对比,以判断这一轮订船行为是否值得船东担忧。
2021 年至 2022 年,油轮的新增订单量一直处于历史低位,这也直接导致 2024 年和 2025 年的油轮交付量相对稀少。自俄乌战争爆发以来,油轮订造活动开始加速,其中阿芙拉型(Aframax)、LR2型油轮以及苏伊士型(Suezmax)等船型的订造量增长尤为突出,这些船型正是此次冲突中远程运输需求增加、从中获利最多的品类。船东们通过越来越高的价格将老旧二手船出售给“影子船队”,并将至少一部分售船所得用于订购新船。

进入 2024 年,超大型原油运输船(VLCC)也加入了这波订船热潮,其新增订单量较前一年翻了两倍。截至 2025 年目前为止,订船量虽略低于 2024 年,但即便增速放缓,未来三至五年内待交付的油轮总订单量仍实现了大幅增长。
据悉,目前油轮总订单量占现有船队规模的比例已达 16%,稳稳处于两位数区间。航运行业媒体近期的报道显示,后续还将有更多新船订单敲定,尤其是大型原油运输船领域的新增订单,值得持续关注。
Poten分析认为,油轮订造行业周期性极强,其走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当下的现金流状况以及船东对未来市场的信心。但众所周知,油轮市场向来难以预测。订造一艘新船往往需要投入数千万美元,且船舶要等数年之后才能交付使用,船东下订时无疑要承担不小的风险。不过,新船订造也存在优势,造船厂通常会提供分期付款方案,船东一般只需预付 10%至 20% 的款项。当前居高不下的运费,显然让部分船东坚信新增运力会是一笔划算的投资。

而另一个关键因素是船队年龄结构:由于旧船拆解有限,全球船队平均船龄逐步上升,这些老旧船舶终将面临淘汰。但实际情况是,许多老旧船舶已归入“影子船队”,专门用于运输受制裁的原油,这类业务利润丰厚。即便未来制裁解除,这部分船队中也仅有部分船舶会进入拆解流程,而制裁何时能松动,目前仍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
如前文所述,当前油轮订单量占现有船队规模的比例为 16%,这一数值虽处于较高水平,但并非行业首次出现。1991 年至 1992 年间,全球油轮行业开启从单壳船(Single-hull)向双壳船(Double-hull)的转型,当时订单量占比也达到了这一水平。
此后近十年里,油轮订造量始终维持高位,原因是全球油轮船队需要全面更新换代。2001 年至 2009 年是油轮订造的又一高峰期,这一阶段被称为航运“超级周期”,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为航运市场注入了强劲动力。2007 年至 2009 年,油轮订单量占现有船队规模的比例甚至超过了 40%。然而,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让市场瞬间崩盘,油轮市场耗费了多年时间才逐步消化掉当时的运力过剩问题。

上一轮油轮订单量激增发生在 2015 年至 2016 年,当时OPEC为保住市场份额,决定大幅增加原油供应量。海上原油存量随之暴涨,油轮被大量用于海上浮式储油,进而推动运费大幅上涨。当前油轮市场的繁荣虽有着类似的短期推动因素,但所处的地缘政治环境已截然不同。
Poten警告道,此外还有一个关键问题需警惕:未来石油需求的长期增长空间有限,即便运输周转量有所增加,也难以消化过度扩张的船队运力。船东在考虑新增更多新船订单时,必须将这一关键因素纳入考量,避免重蹈历史覆辙。
2025-11-12
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