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首批锚地国际航行船舶物料供应相关企业和船舶名单公布

2021-06-07554
  6月2日,舟山市国际海事服务基地建设指挥部公布首批锚地国际航行船舶物料供应相关企业和船舶名单,包括岸基服务站1家、供应企业10家、供应船舶9艘。这标志着舟山锚地国际航行船舶物料供应业务经过近2年的探索试验,正式试行。



  此举是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油气全产业链开放发展若干措施的批复》精神,推进舟山国际海事服务基地率先发展锚地综合海事服务,不断丰富完善外轮供应服务功能和要素,创新提升港口服务能级。

  首批“白名单”具体都有哪些主体被纳入

  首批锚地国际航行船舶物料供应

  相关企业和船舶名录?

  一起来看!

  01、首批锚地国际航行船舶物料供应岸基服务站名录



  02、首批锚地国际航行船舶物料供应企业名录



  03、首批锚地国际航行船舶物料供应船舶名录





  锚地物料供应创新之路

  浙江自贸试验区国际海事服务基地以保税船用燃料油供应为切入点,不断深化制度创新,致力于为国际航行船舶提供一站式综合海事服务,积极打造“海上服务区”。

  2019年,舟山市港航和口岸管理局联合舟山海关积极向海关总署、杭州海关争取,要求将锚地供应服务从单一船用燃料油拓展至生活物资、船用物料及备件等其它品类。

  2019年10月23日,浙江自贸试验区出台《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国际航行船舶物料供应管理办法》,明确将锚地作为物料供应区域,并率先尝试开展外锚地物料供应业务试验。

  2020年3月26日,国务院出台《关于支持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油气全产业链开放发展若干措施》,明确允许经主管部门认定的外供企业在相关锚地开展国际船舶供应业务。

  2020年8月26日,浙江自贸试验区发布《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锚地国际航行船舶物料供应监管操作规程(试行)》,明确锚地物料供应经营资格管理、经营行为规范、事中事后监管等内容,对从事锚地物料供应的岸基服务站、供应企业、供应船舶实行“白名单”管理,集成创新“一船多供”“一船多能”“两舷同步”等便利化监管举措,进一步建立健全了船舶物料供应管理制度体系。同时,为做好海上疫情防控工作,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布《锚地国际航行船舶物料供应操作指引》,引入风险评估机制,一律开展无接触作业。

  2020年,舟山市港航和口岸管理局启动多功能海事服务“舟山船型”研究,同年11月首批 “舟山船型”相继开建, “富瑞168”“东盛98”于2021年3月下水,4月正式投运。

  2021年6月2日,舟山市国际海事服务基地建设指挥部公布首批锚地国际航行船舶物料供应岸基服务站、供应企业和船舶名单,正式试行锚地物料供应业务。

  目前,舟山市国际海事服务基地建设指挥部牵头,会同市港航和口岸管理局、舟山海关、舟山海事局、舟山出入境边检站等部门已建立联审机制,负责事前管准入、事中抓规范、事后明奖惩,对准入企业和船舶实行信用管理、动态管理,定期向社会公告。下步,我市还将吸收更多符合准入条件的企业和船舶参与锚地供应市场,不断壮大市场规模。

  经过近2年来的探索实践,舟山在发展综合海事服务征程上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将更加规范、高效、安全地为国际航行船舶提供服务,加快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海事服务基地。

  来源:舟山市港航和口岸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