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悉,纳入此次受电设施改造的船舶类型主要为内河运输船、进入长江的中国籍国内航行运输海船和特定航线江海直达运输船,包括集装箱船、滚装船、600总吨及以上干散货船和多用途船等(散装液体危险货物运输船舶除外),总规模达2.6万余艘。根据安排,2023年底前,基本完成内河集装箱船、滚装船、1200总吨及以上干散货船和多用途船,以及海进江船的改造工作;2025年底前,基本完成600总吨及以上内河干散货船和多用途船的改造工作。同时,鼓励其他类型的运输船舶(液货船除外)实施改造。

长航局局长付绪银介绍,按照交通运输部的总体部署,长航局于2019-2020年组织重庆市和湖北省完成了54艘三峡游轮受电设施改造,协调国家电网公司完成了三峡岸电试验区建设,实现了三峡坝区客船使用岸电全覆盖,客船在码头接插岸电从原来20人、2小时缩短到4人、15分钟。今年3月份,长航局组织重庆、湖北、江苏等地完成了54艘货运船舶受电设施改造试点。在此基础上,长航局组织有关技术机构和试点省份,经过专题研究、市场询价、第三方评估和专家评审,编制了《长江经济带运输船舶岸电系统受电设施改造项目技术方案》,提出了不同类型、吨级船舶的13种改造技术方案和补助资金建议,印发了《长江经济带运输船舶岸电系统受电设施改造推进方案》和补助资金申报指南。长航局还会同长江水系各省(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上海海事局、浙江海事局、国家电网公司营销部、中国船级社和系统内单位单位,建立长江水系船舶和港口岸电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做好协调、调度和监督检查工作。

据统计,2020年长江经济带11省市港口和水上服务区岸电使用23万次、231万小时、用电约5000万度,用电量比2019年翻了一番。长江游轮和大型客运码头以及京杭运河水上服务区基本实现了岸电全覆盖、全使用。
来源:中国水运网
2021-05-21
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