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我的钢铁网”统计,4月28日,国内钢材指数(Myspic)综合指数报128.91点,一周下跌0.62%。当前,国内推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全面推动制造业复工复产,使得钢市需求得以缓慢恢复,但市场采购需求并未全面爆发,部分地区依旧恢复较为缓慢。同时,全国大宗商品市场的再度下跌,也使得市场信心有所不足。产量的不断回升,也使得市场供给压力不断加大。综合来看,短期内钢价将呈现小幅震荡的态势。
根据海关总署数据,疫情下,我国钢材出口受到明显影响,特别是板材。2020 年 1-3月,我国累积出口钢材 1428.6 万吨,同比大幅下降 16.0%。4月22日,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在一季度信息发布会上表示,今年钢材需求主要是受到直接出口和间接出口的影响,其变化取决于国际疫情形势的变化。
直接出口方面,去年,我国钢材出口6429万吨,今年预计会有明显下降。间接出口方面,据测算,汽车、家电、造船、集装箱、机械等5大行业出口间接带动钢材消费约7900万吨,再加上其他产品的出口,每年钢材间接出口量在8000万吨~9000万吨。如果钢材直接出口和间接出口均下降1/4,今年钢铁需求将下降3.8%。
中钢协对今年钢铁需求量的总体判断是下降的。其中,一季度下降幅度最大,二季度随着下游行业复工复产,需求环比将有明显提高,但同比可能仍有下降。下半年,随着稳增长、保民生政策的落地,总体需求将会好于上半年。今年初,中钢协预测全年钢铁需求增长2%,2月份根据新冠疫情形势调低到了-0.5%,目前正在根据国际疫情影响做进一步的修订。
来源:中国船舶报 王进
2020-04-29
6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