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发生在一夜之间的疫情变化,首先重创的是人们的情绪。
由于当下中国经济体量地位的重要性,全球资本市场也随中国疫情的变化发生着动荡。标普500指数从1月24日的历史高点3295指数位下滑至31日的3225指数位,逐渐跌去70个指数位。国际油价出于对石油消费影响的预期以及本身所具有的金融属性,从1月21日之后,油价便急速进入了疫情恐慌性溢价阶段
从1月上旬开始,国际油价(WTI)已从其高点价位63美元进入了周期性下行阶段(Ⅳ),这是进入2019年之后的第四个周期性波动时段,至今(1月31日)己跌至51美元。
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油价剧烈下挫跌去了12美元,在没有其它市场事件的作用下,因受中国疫情恐慌情绪的影响,油价已溢价了大约-7美元。疫情的恐慌情绪与油价本身进入了下行周期发生了共振与重叠效应(见图1)。
1.国际油价受疫情影响溢价走势图

有了以上概念,我们就好解释了,石油期货价格的变动是需要持仓资金的流动性支持的,但是,当前这种剧烈跌幅的背后,却缺少了必要的持仓资金调整的支持。因此,今后只要疫情的恐慌性情绪一旦减弱或消退,油价将可能会有一段时间的恢复性反弹。我们常讲的油价超卖其本质应该在这里。
2009年5月中旬至6月中旬,也发生过类似当前油价急跌的场景。由于受美国与墨西哥关税冲突,以及对美国库存增加等事件的过度担忧,在缺少必要的持仓资金的支持下,在一个月的时间内,油价从62美元急挫至51美元。但是,当以上事件缓解后,油价又在一个月的时间内恢复性反弹至60美元。
因此,当前这种过度建立在负面情绪层面的超跌油价是不稳定的,只有与持仓资金调整规律相吻合的价格波动才是稳健的。
另一方面,从驱动油价趋势的基本面因素层面看,当前的主要基本面因素并不支持油价的长时间深跌。当中美贸易签署第一阶段协议后,压抑油价的最主要基本面因素暂告退去。其余的若干基本面因素如:OPEC减产抉择;美国石油产量及出口扩大;石油投机性资金再调整 ;中东地缘政治趋于复杂;全球石油供需关系仍趋均衡等因素,均呈现着提振油价或预期提振油价的态势。而且,有迹象表明,其中的一些基本面因素将很快出现变化,它们将成为近期对冲跌幅或提振油价的重要驱动力量。
近期,中东频繁出现了不同武装力量攻击美军驻地与人员事件,美国金融监管机构提出放宽了对投机资金限制的方案,以及OPEC将可能再度讨论OPEC+减产延期问题。以上这些基本面因素的变化,极有可能是今后一段时期对冲油价下跌的主要力量。
当前,难以确定的是,疫情产生的负面情绪与以上具有提振作用的基本面因素之间的对冲效果。两种力量的对冲效果,将决定着油价或者进一步下跌,或者停跌及恢复性反弹。
此时,疫情的发展态势尤其重要。其中,卫健委每日发布的疫情数据是考察疫情状态的重要指标。疫情数据不但是决定我国釆取防控措施的重要参考,而且,防控措施的松严程度还极大的影响了包括国际石油市场在内的市场情绪。
在一定程度上讲,疫情数据何时出现趋势性拐点?何时出现明显的确诊人数回落?对油价走势意义重大。至2月3日的数据,全国确诊病例17238例,比前日新增2827例,疫情仍在爬坡期(见图2)。
图2.疫情数据走势图

我们寄希望疫情数据能在2月中旬或下旬这一时期发生转折性变化,管控力度也能随之调整而改变人们的预期与市场情绪。这不单是考虑到油价尽快走出不正常的低位波动,有利于石油业者摆脱持续下跌行情产生的困扰;还有期盼尽快止血岌岌可危的中小企的生存危机,它们必定是国内石油行业经营与发展的基础。
判断油价走势是本篇文章的主题,作为石油市场的研究人员,我们尽量以专业的角度予以评述石油价格,并且把握住自己,仅以自身的专业知识去解释自身可熟悉的专业问题。但是,通过这次疫情的发生与发展,我们深知,这次疫情不但影响了油价,更对中国经济的未来、行政治理结构、国家管理机构的公信力……等多方面产生了持续而深远的影响,油价已不能置之度外,不仅仅是单纯的石油市场的问题了。如果疫情能够在不太长的时间内得到缓解或解除,我们就能更好的利用适当的压力转化为动力去解决以上更深层的问题。让国家变得更好,才会使市场运行得更好,也能告慰在这次新冠疫情中不幸离去的人们。
至1月31日当周,(WTI)周均价跌至52.73美元,已跌破前一轮(2019年8月初)周期性油价下行的谷底价位53.29美元(见图3)。
图3.对这轮周期性(Ⅳ)价格下行的预判

还有一个问题在是,如果疫情发展拉长至3月之后还在爬坡呢?那么,这轮价格的谷底将必然重新判定,是疫情产生的负面力量强大?还是今后基本面因素雄起的力量更大?对于这一不确定性还是留到以后观察吧。
表1.油价翻转位及拐点时点预判结果简表(2019.10始)

来源:金联创能源 钟健
2020-02-03
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