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络图(与资料无关)
揭开面纱,打造“全国一张网”
今年3月19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七次会议审议通过《石油天然气管网运营机制改革实施意见》。会议强调,推动石油天然气管网运营机制改革,组建国有资本控股、投资主体多元化的石油天然气管网公司。
5月24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等四部门联合印发《油气管网设施公平开放监管办法》,从监管角度为国家管网公司成立做准备。
与此同时,油气管网设施公平开放信息公开和信息报送平台的筹建工作也在推进中。7月19日,国家能源局发布征求意见稿,就关于加强油气管网设施公平开放相关信息公开和信息报送工作征求社会意见。
7月25日,国家能源局市场监管司副司长赵国宏表示,上述平台将促进全社会获得管网设施服务信息的便捷高效,有效提升油气市场监管信息化水平。国家管网公司成立后,平台将正式上线。
12月9日,政策落地,振奋人心。
千呼万唤始出来。随着国家管网公司终于揭开神秘面纱,打造油气干线“全国一张网”蓝图也徐徐展开。
据国家能源局石油天然气司等部门联合发布的《中国天然气发展报告(2019)》显示,2007─2018年,中国天然气消费量年均增长190.7亿立方米,天然气产量年均增长82.8亿立方米,供应缺口不断扩大,天然气进口量年均增长达107.9亿立方米。
“成立国家管网公司是近几十年来,国家油气体制的又一次重大改革。”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一带一路能源贸易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董秀成评价。
新成立的国家管网公司主要从事油气长输管网及其调峰设施的投资建设、调度运行、公平开放和油气管输服务,将统一负责全国油气干线管网的建设和运行调度,形成“全国一张网”,在应急保供下可统一调度所有互联互通管网,以提高油气管网安全运行系数和管输保障能力。此外,国家管网公司还将加快推进互联互通工程、LNG接收站等基础设施建设,承担部分保供责任,为保障民生用气发挥积极作用。
国家管网公司有关负责人强调,近年来,我国油气资源消费增长较快,未来其需求还将持续增长,国家管网公司将随着我国能源产业的发展而不断成长。目前我国油气管道密度相较于管网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增长空间,管道运输能力有待提升。未来,加快管网设施建设,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是国家管网公司成立后将要面临的重要发展机遇。
爬坡:价格合理是公平
国家管网公司的成立,对天然气价格影响几何?林伯强认为,成立国家管网公司,主要是为了刺激油气领域上下游的竞争,“从这个意义上讲,天然气价格应该下降才对”。
但让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担心的是,天然气不一定会下降,反而有可能上涨。“目前天然气价格是倒挂的,中石油卖出去的价格,比买进来的便宜。以前,中石油主要是靠管道收入来弥补上游的收入。现在把管道业务拆分出去,必须解决中石油上游亏本的问题。”
中国石油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刘毅军认为,作为我国天然气市场化改革的重大举措,国家管网公司的成立将撬动石油天然气全产业链的改革,带动和促进上下游扩大开放、加快市场化进程。
从上游看,进一步推动开发主体多元化步伐。由于管道这一中间环节不属于任何一家上游公司,将会刺激更多企业进入天然气进口环节,从而扩大天然气供给。从中游看,管网从分散到集中于一家,整体规划将加强,互联互通也会加速。从下游看,由于用户可获得更多用气选择权,用气市场的竞争会加剧。
根据中石油集团A股上市公司中国石油发布的财报,今年前三季度,天然气与管道板块实现经营利润219.50亿元,比去年同期的197.19亿元增长11.3%。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受汇率变化、采购成本增加影响,今年前三季度,中石油天然气与管道板块销售进口天然气及液化天然气(LNG)净亏损人民币217.6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亏人民币18.07亿元。
林伯强建议,今后必须通过下游的价格改革,缓解进口天然气价格倒挂的局面。
与此同时,随着汽车和天然气的日益普及,油气行业与百姓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天然气供应是否稳定可靠,油气价格是否合理,直接关乎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国家管网公司成立后,百姓能否从中受益?
中国能源网首席信息官韩晓平指出,一个行业只有引入竞争,才能使价格更合理、服务更优化。成立国家管网公司,就是为了尽快完善上下游的竞争格局,实现多主体、多渠道供应的市场化体系,让市场发挥更大作用,最终让消费者受益。
在保障民生用气方面,国家管网公司成立后,通过实现互联互通和公平开放,可以进一步提高天然气资源管输调配能力,加强供气保障。同时,国家管网公司还将加快推进互联互通工程、LNG接收站等基础设施建设,为天然气保供特别是保障民生用气发挥积极作用。
过坎:管网建设待发力
石油天然气管网属于基础设施,相当于运输石油和天然气的高速公路。但一直以来,我国油气管网建设和运营,主要集中在少数大型央企手中。截至去年底,我国共有油气主干管道9.6万公里,其中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分别占63%、31%、6%。同时全国省级干线管网2.5万公里,三大石油公司与其他主体各占50%。
但管网这种高度集中的状态,并不利于管网建设、资源调配、市场保供,尤其不利于对第三方的开放。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监测中心高级经济师刘满平认为,现有机制制约其它主体进行管网投资,导致管网建设存在短板。而由于不同的管线由不同的企业投资建设,建成后的管网基本相互独立运营,导致管网之间互联互通程度较低。
“由于管网相对独立分散,缺乏统一整体规划和统一调控机制,管网公平开放难以实现,导致重复建设和运行效率低下并存。”他表示,成立国家管网公司可以更好地解决管网互联互通和向所有用户公平开放的难题。
根据2017年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发布的《中长期油气管网规划》,到2020年,全国油气管网规模达到16.9万公里,其中天然气管道里程为10.4万公里。到20205年,全国油气管网规模达到24万公里,其中天然气管网里程16.3万公里。
目前,中国现有的管网里程与上述目标仍有较大差距。也就是说今后五六年,我国油气管网要增长42%以上。因此,如何加快管网设施建设,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国家管网公司任重道远。
除此以外,“国家管网公司的成立只是第一步,距离正式运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林伯强表示,新公司的资本划分、如何满足上市公司中石油、中石化等股东的诉求,都是下一步要处理的复杂问题。
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监测中心研究员刘满平认为,管网独立、市场全面开放是全球天然气产业发展大势所趋。组建国家的油气管网公司,可以说迈出了中国天然气市场化改革关键的一步,将为民企与国企在更公平的市场环境下合作和竞争创造条件,中国天然气产业告别“大而不强”也才有可能。但是,长期以来中国天然气产业所积累的问题,不能指望成立国家油气管网公司短时间内就能完全解决。对于正式运行后将面临的问题或风险,只能通过不断地改革和创新去面对和解决。
来源:中国水运网
2019-12-11
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