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交付的P70船总长超过300米,总宽约74米,甲板面积相当于3个标准足球场。其设计寿命25年,作业水深2200米,年产量达到1/4个大庆油田,储油量160万桶,天然气处理能力600万标方/天,最大排水量达35万吨,堪称海上“巨无霸”。

通用型海上浮式生产储油船。 本报资料室供图
2015年5月,中国海油旗下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海油工程)承揽下P67和P70两艘FPSO的详细设计、采办、部分模块建造、运输以及整船的集成、调试、拖航、交付等工作。
作为P67的“姊妹船”,此次交付的P70在外观、尺寸、能力上,都与“姐姐”高度相似,两者堪比FPSO界的“双胞胎”。集成化程度高、工程工作量大、项目周期紧张、工程界面复杂是这个“超级海上工程”的主要难点。在P70的甲板上,密布着17个功能模块,最大的重达2600多吨,7层楼高,这些模块负责对海底油气进行加工处理,是高度集成的“海上油气加工厂”。
据预测,全球浮式生产储油卸油装置(FPSO)市场预计将于2020年迎来一次重大复兴,全球将有24个FPSO项目,而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巴西的推动。目前,更多国际化勘探开发公司涌入巴西。2020年,巴西预计将再收获7个FPSO项目,从而使该国2019年和2020年获得的项目总数超过全球总数的三分之一。今年已确认的7个项目总产能为每天70万桶石油和约6000万方天然气。
中国海油FPSO浮体业务的发展,不仅提升了自身在高端海洋工程领域的整体实力,也有力地带动了国内机电、冶金等多个传统民族工业的国际化进程。以P70为例,其国内采办金额约3.8亿元,国产化比例达到了80%,辐射带动了国内100多家设备生产厂商实现了“走出去”。据悉,仅电缆采办一项,在引入国内供应商后,直接节省预算达1500万元。在竞争激烈的南美浮体市场上,中国海油打出了中国海工制造的响亮品牌,为公司继续发力高端海洋工程建设、开拓国际海工市场打下了良好基础。未来,中国海油将持续强化FPSO核心能力建设,加强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为推动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能源领域合作,助力中国海工装备制造产业积极“走出去”贡献力量。
来源:中国水运网 罗强
2019-12-06
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