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有根基 “进”有动力 上半年六横经济“成绩单”出炉!

2019-07-30812
  小编日前从经济发展局获悉,今年1至6月份,六横规上工业总产值42.5亿元,同比增长16.4%。主要指标稳中有升,招商引资成效显著,经济社会继续保持了平稳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  


       5月,世界首例集船体加长、生活区加高、节能锅炉安装及混合式脱硫塔安装项目于一体的大型集装箱船改装工程在舟山中远海运重工圆满完成试航任务,重新扬帆远航。

  据了解,"狮城"轮是舟山中远海运重工与法国达飞公司于2018年1月16日签署的四艘系列集装箱船加长、加高改装项目的最后一艘。该轮改装完成后,集装箱装载量由13800TEU增加至17200TEU,同时安装的脱硫装置将满足船舶"2020年全球船舶硫排放限制"要求。
  
  随着2020年国际船舶脱硫标准的实施,大型航运公司纷纷迎来修船大年,给六横修船行业带来双重利好消息。舟山中远海运重工在做优常规船舶修理业务的同时,依托船舶加长、新加脱硫装置等高附加值改装业务,修理改装业务产值、利润贡献比重不断增加。该公司上半年修造船127艘,实现产值13.2亿元,同比增长44.2%。

  今年,我们在高端改装和环保改装上持续发力,持续把握压载水处理和新加脱硫装置业务。上半年累计完成12艘脱硫装置安装工程和30余艘压载水处理装置安装工程。

       舟山中远海运重工相关负责人告诉小编,该公司不断创新工艺工法,优化施工流程,适时调整作业模式。积极借鉴造船流水线工作模式,修理改装周期控制良好。

       2019年,六横船舶工业呈现“百花齐放满园春”之景。上半年实现船舶修造产值21.1亿元,同比增长29.4%。鑫亚船厂上半年完成产值5.4亿元,同比增长6.8%;龙山船厂完成产值2.3亿元,同比增长29.2%,脱硫塔制造项目预计在8月完工投产。据悉,上半年,中远、鑫亚、龙山三大船舶修造企业共修理船舶355艘,占据全市船舶修理的半壁江山。 
 
  随着4月12日,全省首个海上风电项目——国电舟山普陀6号海上风电场全面并网发电,能源产业迸发新生力。1-6月份风力发电量2.2亿千瓦时,实现产值1.6亿元;浙能六横电厂上半年完成火力发电量46.7亿千瓦时,实现产值16亿元;中远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前处于收尾阶段。以火电、风电、光伏为主的能源产业格局基本形成。

  随着甬舟一体化发展理念不断积累,六横“三岛一城”战略格局不断打开,今年,六横在招商引资上也有新作为,正逐步从被动走向主动。上半年,管委会与浙能集团、深能集团成功签订《六横LNG接收站项目合作框架协议》,作为六横有史以来单体投资最大的项目,将为六横新一轮产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此外,在高科技项目招引上也实现了新的突破。六横成功引进中科院下属中科舟山海工智能装备及高新材料制造产业园项目,将对带动六横船舶产业、仪器仪表产业转型升级、提高企业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  


  


  据统计,上半年各项指标运行良好,基本实现“时间任务双过半”。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86亿元,同比增长11.9%;完成限额以上批发业销售额40.8亿元,同比增长32.8%;港口吞吐量4050.3万吨,完成全年目标的47.6%;完成财政总收入57079万元,完成全年预算的61.6%,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1830万元,完成全年预算的69.4%;实际利用市外资金6.8亿元,完成年度目标的56.7%。

  下半年六横将继续聚焦高质量发展,全力以赴打造“三岛一城”,充分利用现有的船舶修造、能源生产、大宗商品储运等产业基础以及六横的城市基础和文化底蕴,全力打造国际外轮绿色修造岛、综合能源智慧岛+智能制造岛、大宗物资集散交割贸易岛和海路风情小城,不断提升现有产业层次,提高城市能级,打造宜居宜业的良好环境。


  来源:六横发布(编辑、文字:沈阳;图片:葛恩嘉 阿森 舟山中远海运重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