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截至1月10日7时,东海撞船事故中遭撞的“桑吉”轮已漂移至碰撞位置东南方向约65海里处,船体仍在燃烧,船上火势较昨晚无明显变化
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郁志荣在接受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采访时解释,由于事故船只远离陆地,灭火条件受限。“凝析油比重油或柴油燃点低,油船着火不能用水灭火,越灭越大,一般用二氧化碳泡沫灭火剂、沙子以及封舱等方式。”
据郁志荣介绍,上世纪70年代油船“第十雄洋丸”在东京湾遭遇撞击导致着火无法扑灭,最后是拖到外海,由日本海上自卫队用飞机将其炸沉。“如果灭火十分困难,为防止造成更大损失,可尝试效仿日本将着火油船用战机击沉灭火,但必须进行严格评估,并尽可能多地将事故船上的油品进行转移或卸载(包括自身船用燃料油),这样可最大限度地减少对东海海域的污染。”
郁志荣指出,因为油船结构与一般货船不同,用的钢板也比较特殊,且油品燃烧时热量的方向大部分是往上的,油船外壳在水里能起到冷却作用。“船只不会破损而造成大面积油泄漏污染海洋环境,但要注意的是事故船已失去动力随波逐流,应防止其搁浅或触礁。”

图:1月10日,11时10分,“深潜号”抵近难船开始实施喷洒泡沫灭火作业
“空气污染肯定有,但冷空气频发,离岸比较远,空气污染不会造成很大影响。”郁志荣作出判断。
资料显示,事故船舶距离我国舟山近岸约350公里,事故位置所在的东海海域是中国海洋渔业产量最大的海域,该地区重要的食用物种包括小黄鱼、带鱼、马鲛鱼等。一些环保人士担心,大量的凝析油泄漏会对这些物种造成危害。

撞船地点示意图
国家海洋局北海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研究员周青指出,虽然凝析油具有很强的挥发性,泄漏后会快速挥发,水面残留极少,但凝析油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周青分析,凝析油燃烧产物有一定毒性,对海洋生态环境会产生潜在的威胁。此外,事故船舶本身携带的燃料油一旦泄漏,也会对海洋生态环境产生影响,“建议继续加强跟踪监测,评估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
黄海水产研究所副研究员崔正国介绍,从之前的溢油事故来看,海洋溢油一般都会对海洋生态和渔业资源造成影响。“溢油会造成水域环境的石油类污染物超标,导致海洋环境质量下降,进而破坏海洋生态系统。”
崔正国认为,此事故发生在长江口以东约160海里处,考虑到离岸边较远,短时间对近岸养殖生产产生影响的可能性较小,而对天然渔业资源的影响仍需进一步考证。
至于此次事故对渔业会产生多大影响,崔正国表示,这还需渔业主管部门委托专业技术人员根据溢油量、扩散范围、水动力条件、污染程度、渔场分布和渔业资源量等进行综合评估。
船沉人亡货损污染!东海撞船事故或面临最坏结局
来源:国际船舶网
2018-01-11
16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