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至12月底,我随“向阳红01”船参加了中国首次环球海洋综合科考第三航段科考报道,从南非开普敦港横渡大西洋至智利蓬塔港,并感受了一番“魔鬼”西风带。大西洋上都有哪些酸甜苦辣,西风带“魔性”如何?以下十宗“最”带大家一一体会。
最苦恼:晃!晃!晃!
如果你想问出海最大的感受是什么?曾在大洋科考船上漂过200多天的我,只能告诉你一个字:晃!
船很晃时,晕船就是大家最担心的问题了。自恃不晕船的我,这次“向阳红01”船从南非开普敦港开航时,还在抓紧用手机3G信号传照片,而一般晕船的人在船起航时都会赶紧躺下,不敢盯着书或者电脑看。大概半小时后,我感觉胃里不舒服,赶紧躺下,还是越来越恶心,跑去卫生间但没吐出来。心想可能吃点东西会好些,晚饭时去厨房立马被油烟味顶了回来,睡了一晚上才反过劲来。
后来才知道,开普敦港是印度洋和大西洋交汇处,涌浪大,第二航段从开普敦港开航时,船上的队员基本都吐了。参加第三航段的队员中,有人在床上躺了一个星期。

↑从南非开普敦港起航前,记者在“向阳红01”船前留影
最滑稽:睡觉犹如“炒豆子”
船很晃时,睡觉就成了大难题,因为船会将你在床上晃过来晃过去,犹如“炒豆子”一般。这次在南大西洋结束作业后,“向阳红01”遇到比较大的涌,船时而前后晃,时而左右晃,基本就很难睡着了。有队员说:“现在睡觉真的变成了碎觉,15分钟醒一次。”

↑记者在船上的床铺
最魔性:感受“魔鬼”西风带
“魔鬼”西风带环绕在南纬40至60度,是紧邻南极大陆的低压区,常年盛行五六级西风,带来四米以上的涌浪,甚至10米的狂涛海浪。本次“向阳红01”船就要经过西风带,记者切身体会到了它的“魔性”。

↑船舶航行途中激起的巨大涌浪
最揪心:照片传到90%,断网了……
“向阳红01”船都是去年才投入使用的现代化科考船,船上有卫星网络覆盖,这对随船记者来说是天大的利好消息,不用再满甲板拿着海事卫星找信号。但毕竟在茫茫大洋,网速慢就不用说了,大概每秒最快只有10多kb,航向变动还经常导致间歇性断网。

↑“向阳红01”船的前甲板
最惊喜:抓取3吨“巨石”
本航段在作业海区作业时间只有13天,其中最大的惊喜就是科考队员利用电视抓斗获取了一块重达3吨块状硫化物,这也是目前我国采集到的单体最大块状硫化物样品。块状硫化物是海底热液活动的产物,这说明样品所在的海底热液活动时间非常久远。
电视抓斗抓取3吨重块状硫化物出水。
一般电视抓斗都是抓取样品后闭合“大嘴”上来,而这块硫化物太大了,因此大半都露在“大嘴”外面就出水了。当电视抓斗在甲板落下时,科考队员兴奋地喊道:“好!好!好!”

↑科考队员在查看3吨重的块状硫化物样品
科考队员通过深海光学拖体拍摄到了海底的海葵、海绵和鱼等生物,它们在海底悠然自得,与世无争,真是羡煞人类。

↑深海光学拖体拍摄的深海海葵

↑南大西洋的夕阳
船上的活动空间非常有限,而航渡时又有很多时间需要打发,因此船上的健身房就成了大家最开心的地方。这里不仅有两台跑步机和很多练习力量的器械,还可以唱歌。由于我唱歌从来没在调上,因此只能每天跑4公里出出汗,真是酣畅淋漓!

↑“向阳红01”船的健身房
最温馨:包饺子
船上生活不得不说到吃,“向阳红01”船早餐种类丰富,午餐和晚餐都是两荤两素,晚上11点还有夜宵。但是活动少,加上长时间出海,食欲会越来越差。我总结以往出海经验,不吃中午饭,这样保证每顿有不错的食欲,也可以控制体重。
为让蔬菜保鲜一个多月,厨师们可谓煞费苦心,他们会优先安排吃绿叶菜,再吃大白菜和圆葱等,最后吃香菇等脱水菜品。另外,每次补给完,厨师会把西兰花、油菜和豆角等蔬菜焯一下,让这些蔬菜脱水,放凉之后立马冷冻,尽可能延长蔬菜保鲜期。

↑“向阳红01”船上的一份晚餐

↑船队员包的水饺
由于本航段船一直是向西航行,随着时区变化船上的时间就要不断退后,航渡时大概每两天就要倒退一个小时,感觉每两天就多“活”一个小时。一般是晚上调钟,这个晚上就可以多睡一个小时,美!
在本航段,“向阳红01”船还首次穿过了东西半球,这也是难得的经历。船上的大副董福刚已经跑船16年了,这也是他第一次穿越东西半球。

↑“向阳红01”船的电子海图显示,船舶刚刚穿过西经20度经线
大家聊天经常畅想回到国内第一件事要干什么,而对吃货来说第一件事必须是吃!吃!吃!
吃什么呢?大多队员都想到了火锅。出海数月后,不仅需要味蕾的刺激,更想吃遍各种食材,来一次吃货的“复仇”。因为船上的食材毕竟有限,每顿四个菜,如果有一两个不喜欢吃,那就选择余地很少了。(记者张旭东)
来源:新华视点微信公众号
2017-12-27
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