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5日19时45分左右,珠江口马友石附近海域发生一起严重船舶碰撞事故,涉事船舶分别为散货船“海力5”轮和集装箱船“WAN HAI A17”轮(“曦春轮”),事故导致“海力5”轮当场沉没。
根据广州海事局于10月26日凌晨发布的航行警告(粤航警375/25),海事部门已在马友石灯船上下游1海里范围内发现沉船,并提醒过往船舶注意避让。此警告确认了事故造成的碍航情况,意味着该水域已构成暂时性的航行危险区。

公开资料显示,沉没的“海力5”轮是一艘载重吨为13,582吨的中型散货船,船长133米,型宽22米,隶属于国内一家民营航运企业。事发前,该船正计划从外港驶往广州,预计当晚21时抵达。其最后一次AIS航迹信号记录在20时05分,随后即告失联。
另一艘涉事船舶“WAN HAI A17”轮(曦春轮),由台湾万海航运运营,属于13,100TEU级超大型集装箱船,全长约335米,型宽51米。该轮于2024年8月交付后,主要投入亚洲—北美东岸航线营运。

事故发生地马友石位于珠江口伶仃水道东侧,是进出广州港和深圳西部港区的重要通航节点。
业内人士指出,该海域水文条件复杂,潮流不规则且存在下层流,落潮时流速可高达2节以上。更关键的风险点在于,马友石原有的灯船已于2024年7月因维护原因被撤除,目前仅以左侧标替代。对于夜间或潮汐变换时段航行的船舶而言,通航辨识难度显著提高。
多位海事专家认为,灯标系统的不完整,叠加珠江口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区域的高密度船流,使得马友石水域一直被认为是国内最具挑战的航段之一。此次事故,再次暴露出该航段在通航安全管理上的潜在风险。

事故发生后,广州船舶交通管理中心(VTS)立即启动应急响应,对马友石海域实施临时交通管制,并通过VHF高频持续播发航行警告,引导过往船舶绕行。南海救助局和广东省海上搜救中心迅速调派救援力量赶赴现场,对沉船区域展开搜救与环境监测工作。
据接近救援部门的消息人士透露,“海力5”轮船上人员曾一度全部落水,部分船员已被邻近船只救起,但具体的伤亡情况,官方尚未发布确切消息。
截至目前,广州海事局已派出测量船对沉船区域进行声呐扫测,并计划联合打捞部门制定清障方案。环保部门同步展开的海面监测,暂未发现大面积油污。海事部门提醒,过往船舶应严格控制航速、加强瞭望,严禁靠近警戒范围。事故现场的应急力量仍在持续监控中,航行警告仍在有效期内。后续信息将由广州海事局完成调查后统一向社会公布。
资料来源:海运圈聚焦
                
2025-11-01
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