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上午,2025国际船级社技术研讨会在舟山成功举行。本次研讨会由舟山市港航和口岸管理局及轮值单位中国船级社联合主办,舟山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方铁道、中国船级社浙江分社总经理李晔出席会议并致辞,14家在华国际船级社负责人,以及山东海运、贝仕、中船、万邦重工、VPS等船舶相关领域的30余位行业代表参加会议。

研讨会以“IMO净零框架下的船舶绿色转型之路”为主题,围绕“净零框架对航运绿色转型的技术路径与挑战”、“舟山低碳燃料产业布局与市场潜力”、“船舶脱碳技术为舟山修造船业带来的机遇与挑战”等议题展开深入探讨。
 
 
与会代表认为,随着IMO净零目标的日益临近,航运业绿色转型步伐显著加快,LNG、生物燃料、甲醇、氢、氨等新型动力船舶的修造与绿色低碳船燃加注等需求不断上升,全球航运产业链正面临深度变革。对于拥有完整船舶产业体系基础的舟山而言,这既是前所未有的机遇,也是一场全方位的挑战。从造船、修船到燃料供应,从港口运营到船员培训,除了储备脱碳、节能技术,更需要产业综合配套。舟山凭借多年来在船舶维修、船燃加注等海事服务领域的累积优势,有发展绿色航运产业的良好基础条件,并在某些领域已走在全球前列。
 
近年来,舟山紧抓航运业绿色转型机遇,积极推动船舶装备升级和修造工艺创新,加快实现产业绿色化、智能化、高端化发展。去年,全球首艘集装箱船甲醇双燃料动力改装、全国首制甲醇加注运输船改造均在舟山顺利交付。今年,舟山船舶修造技术再获突破—舟山中远引入智能机器人生产线投入运行,获评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万邦试运营“象群”系列智能机器人喷涂技术,华丰引入应用PPG静电喷涂新技术,有效力推动船修产业提质升级。

数据显示,船舶工业是舟山的传统支柱产业和最具代表性的海洋特色产业。经过多年发展,已基本形成船舶制造、修理改装、配套服务于一体的现代化船舶工业体系。舟山现有规模以上重点造船企业10家、修船企业32家,其中全球造船十强企业1家、修船十强企业5家;拥有年造船700万载重吨、年修理万吨级以上各类船舶3500艘的生产能力,已成为国际最大船舶修理改装基地。2024年,全市规上船舶行业实现产值416.9亿元,同比增长26.1%;船舶修理产值和艘数均占全国40%、全球的20%。

作为油商大会的配套活动之一,国际船级社技术研讨会已成为舟山国际海事服务基地的知名品牌活动,依托这一平台,舟山已落地国际船级社6家,下步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国际船级社选择落户。展望未来,舟山将继续立足绿色低碳发展战略,深化与国际船级社、国际船东及行业组织的交流合作,共同研究制定国际绿色修船标准,推进绿色修船国际认证试点,提升维修高价值船舶的服务能力,加快从量变向质变的升级;同时,持续完善清洁燃料船舶等加注设施建设,积极培育多元化绿色船燃产业,打造全球保税船燃加注中心。
资料来源:海运圈聚焦
 
                 2025-10-30
2025-10-30 162
1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