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印度造船业在迈向全球主流行列的道路上取得实质性进展,该国最大船厂科钦造船厂宣布获得首个国际远洋集装箱船订单。
据科钦造船厂在监管文件中披露,此次被称为“重大订单”的项目金额介于 2.25亿至3亿美元 之间。科钦造船厂已于 10月14日 与一家“知名欧洲客户”签署意向书,预计将很快转为正式合同。印度媒体普遍认为,该客户即为法国班轮巨头达飞集团。

这一合作并非突如其来。早在去年2月,印度总理莫迪曾与法国总统马克龙共同出席在法国举行的会谈,达飞集团总裁 Rodolphe Saadé 当时向两国领导人展示了合作方案。此后双方在印度进行了多轮跟进。作为成果之一,达飞集团于今年4月将旗下“CMA CGM Vitoria”轮转挂印度国旗——这是首艘由全球主要班轮公司在印度注册的集装箱船,象征着国际航运资本对印度市场的信任与关注。
根据科钦造船厂公布的计划,该船厂将为达飞集团设计并建造6艘支线集装箱船,单船载箱量约 1700TEU,采用液化天然气(LNG)动力系统,具备更高能效与更低排放表现。目前建造时间表尚未公布,但《Economic Times》指出,这批新船未来有可能悬挂印度国旗。

作为印度最具代表性的造船企业,科钦造船厂长期承担国家级舰船项目,包括建造印度首艘国产航母,并为欧洲客户建造多艘风电运维船(SOV)。此外,科钦造船厂近期还与韩国 HD 现代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计划在技术与设计领域进一步提升能力。业内人士指出,随着海军项目的逐步收尾,科钦造船厂正腾出产能,加快向商业造船领域转型。
根据国际排名,印度目前位列全球造船第 16位。但政府目标雄心勃勃——到 2030年进入前十,到 2047年跻身前五。为实现这一目标,印度政府近期出台多项政策,包括造船融资补贴、出口激励和船厂现代化计划,并计划在全国范围内形成若干造船产业集群,以吸引更多国内外投资。

与此同时,印度方面也在主动向全球航运巨头推介其造船和修船能力。政府已与马士基和 MSC等公司多次会谈,探讨在印度船厂开展合作的可能性。马士基已与科钦造船厂签署了一份谅解备忘录,以探索船舶维修和建造机会。
印度国内分析人士认为,科钦造船厂此次拿下达飞集团订单,不仅意味着印度船厂首次进入全球集装箱船主流供应链,更可能成为撬动印度造船业进入国际市场的关键转折点。随着首单落地,马士基、MSC 等国际航运集团有望跟进下单,为印度造船业的国际化打开新的窗口。
2025-10-27
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