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力“二代”加速接班!A股最年轻船厂总经理来了!

2025-08-25552

       8月22日,*ST松发(603268.SH)召开第七届董事会第一次会议,正式聘任年仅24岁的陈汉伦为公司总经理。这位“00后”高管的走上台前,预示着恒力系资本版图的接班格局正悄然进入新阶段。

        从陶瓷“旧壳”到造船新梦

  *ST松发的前身是广东松发陶瓷股份有限公司。作为潮州陶瓷产业的代表企业,松发股份曾凭借日用陶瓷打拼出一片市场,但在竞争加剧与行业下行中逐渐式微。2018年,陈建华、范红卫夫妇通过恒力集团入主松发,拿下控股权。这一“壳”整整养了八年,如今终于完成资本舞台的重组:剥离陶瓷业务,注入恒力重工,实现“类借壳”上市。

         恒力重工成立于2022年,起点是21.1亿元竞拍拿下闲置十年的STX大连船厂。在短短三年内,恒力重工不仅完成“无单起步”,更手握至2029年的船舶订单,累计开工70余艘,跻身中国造船新势力行列。5月,该板块被装入*ST松发,配套融资近40亿元,其中不乏瑞银等国际资本身影。这标志着恒力系在资本市场上继石化之后,正式叩开了造船业的大门。

        “创一代”身影与“二代”登场

  如果说恒力集团的三十年是陈建华、范红卫夫妇的创业史,那么当下则是家族企业代际传承的关键时刻。陈建华出生于1971年,13岁辍学打工、23岁收购濒临破产的织造厂,由此开启创业之路。三十年间,他与妻子范红卫将恒力打造成营收超8700亿元、跻身世界500强前百位的国际巨头。

  如今,子女逐一走向台前:

  女儿陈逸婷(1993年生)自2015年进入恒力,先后负责旅游、能源和石化业务,2023年起担任恒力石化国际总裁,今年6月正式亮相为恒力集团副董事长。

  儿子陈汉伦(2001年生),南洋理工大学应用金融硕士,曾任普华永道新加坡税务顾问。2024年3月起担任恒力集团副总裁,并在恒力重工的多项业务中频繁亮相。如今,他又正式出任*ST松发总经理,将成为A股最年轻船厂总经理。

  值得注意的是,陈建华23岁创业,而其子女也几乎在相仿的年纪进入核心岗位,延续了“年轻接力”的家族基因。

        资本逻辑与产业雄心

  对恒力而言,资本市场不仅是融资平台,更是产业扩张的加速器。早在2015年,恒力便通过借壳大橡塑实现石化资产上市,随后凭借资本背书与大炼化项目的落地,奠定行业龙头地位。如今,*ST松发的“类借壳”重组,则是恒力复制成功路径的又一次实践。

  造船业务之于恒力,不只是产业链延伸,更是服务集团主业的战略布局。石化产业需要大规模运输原油、天然气,依赖油轮和液化气船,同时化工装置制造与船舶工业也高度相通。恒力重工的崛起,不仅为地方盘活了烂尾船厂,也让恒力集团在能源—运输—装备的全链条中,补齐了关键环节。

  接班人的试炼场

  在恒力的产业拼图中,*ST松发的角色远不止一家普通上市公司。它既是资本运作的桥梁,更是陈汉伦走向公众舞台的试炼场。

  作为总经理,他需要在资本市场的严格监管下接受考验。

  作为“创二代”,他必须在外界质疑和期待之间,拿出成绩单。

  对恒力而言,这既是造船业务的战略扩张,也是家族治理结构的代际过渡。

  资本市场有句老话:“金钱永不眠。”在*ST松发的人事换届背后,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个年轻人走上总经理岗位,更是一个庞大家族企业进入代际传承的新阶段。

  当年,陈建华白手起家,带领恒力在一次次产业周期中逆势突围。而如今,随着陈汉伦走上前台,恒力的造船梦、资本棋局与代际传承,将如何在新时代的全球竞争中展开?这无疑将是未来数年资本市场与产业界最值得关注的故事之一。

  资料来源:海运圈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