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航运业界最具影响力的富豪之一、拥有逾百亿美元资产的挪威“船王”John Fredriksen,近期再次成为焦点人物。他不仅公开猛烈抨击挪威和英国当前的商业环境,更宣布将其部分核心业务自伦敦迁往阿联酋迪拜。其背后的根本原因,除了税收政策急剧转向,更是对西方世界“整体下滑”的强烈失望。
“英国已经完了,和挪威一样。”这位1944年出生、1970年代起便在国际能源与航运市场纵横捭阖的业界巨头直言不讳。他批评两国在政策制定中监管过度、抑制企业活力,尤其点名当前流行的远程办公模式“正在削弱西方社会的工作精神”。
税制剧变,加速“富豪出逃”
今年4月6日,英国正式废除实行逾百年的“非英国居籍居民”(non-dom)税收优惠制度。该制度原允许非英国出生的高净值人士将海外所得豁免英国税收,曾长期为伦敦吸引全球资本提供制度性优势。
“英国新的税收制度是促使我们作出这一决定的关键原因。”Fredriksen确认,其伦敦总部Seatankers Management已关闭,部分业务管理职能正逐步转向阿联酋。他的表态也印证了国际资本对英国税改带来的结构性担忧。
据Henley & Partners与New World Wealth联合发布的《2025全球财富迁徙报告》,预计今年英国将流失多达16,500名高净值人士,成为全球同期“资本外流”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随着西方政策环境趋紧,阿联酋尤其是迪拜正迅速崛起为新一代财富迁徙热点。得益于低税率、“黄金签证”政策和高生活便利度,迪拜正在成为英国、印度、俄罗斯、东南亚与非洲富豪的重要迁居地,其吸引力可与摩纳哥、瑞士等传统避税地相抗衡。
Fredriksen的迁移不仅是个人资本重组的选择,更折射出全球财富重心正在由欧美传统中心向中东及其他新兴地区转移。他在接受挪威《金融报》采访时直言:“挪威的航运政策环境从未如此糟糕”,“航运几乎成了一个不受欢迎的行业”。
船王仍押注航运周期
1944年5月10日,John Fredriksen出生于挪威奥斯陆一个工人家庭,父亲是一名焊工。他16岁辍学,在一家船务经纪公司做信使,通过电传逐步掌握航运知识。此后,他先后在纽约、新加坡和雅典工作,积累了全球经验。
1973年,他购买了人生第一艘货船“Caricom:轮,虽因故障损失70万美元,但他未言放弃。在1970年代石油危机中,他以低价收购二手油轮大举扩张。真正的突破出现在1980年代伊朗-伊拉克战争期间,他凭借向伊朗运送原油赚得4000万美元,被誉为“阿亚图拉的生命线”。尽管油轮三度被导弹击中,造成两名船员牺牲,但他凭胆识与策略奠定了未来商业帝国的基础。
1985年,John Fredriksen创立了Frontline,发展为全球最大VLCC船东。2005年,他成立Seadrill,成为全球领先的海上钻井公司。他还涉足液化天然气运输、干散货、海洋服务、三文鱼养殖等多个领域。他的投资逻辑以“反周期”为核心——在行业低谷收购资产,在复苏期释放价值。
根据福布斯数据,截至2025年6月30日,John Fredriksen以171亿美元的实时净值,在全球富豪榜中位列134位。
尽管Fredriksen对西方政经结构表示强烈不满,但其对航运市场的判断依然坚定。他透露,其投资团队近期已在全球范围内增持Star Bulk Carriers、International Seaways与海上钻探企业Valaris等股票。他强调,当前策略为“机会主义”,偏向低估值、非控股型投资。
“当别人油箱空了,而你还有燃料,那就会变得非常有价值。”他说,未来几年,流动性与时机将决定胜负。
资料来源:海运圈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