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上午,安徽港航陆海装备有限公司与新加坡韦立集团举行12000吨甲板运输船的签约仪式。这是安徽港航陆海装备有限公司枞阳船厂的首个国际订单,也将是枞阳船厂成立以来的首制船。
安徽港航陆海装备公司枞阳船厂项目由山东港口集团与安徽省港航集团联合投资,总投资6.7亿元,于2025年2月28日正式开工,计划打造一个集新能源船舶制造、维修与拆解于一体的现代化基地。这一项目不仅承载着两大国企在船舶产业布局上的协同发展,也被视为安徽内河船舶工业升级的重要抓手。
据了解,安徽港航陆海装备公司枞阳船厂目前正在加快恢复船厂设施设备,进行厂区改造和生产线修复调试。此次签订四艘12000吨自航甲板驳船合作协议,造价1.7亿元。截至目前,该公司已签约订单12艘,造价约 3.2亿;意向新能源船舶建造订单6艘,化学品船及其他类型船舶10艘,订单总额约10亿元。预计今年6月枞阳船厂正式投产,年底首船吉水。项目建成后,将在新能源船舶领域发挥重要作用,有效减少碳排放,提升能源利用效率,推动港航产业向绿色低碳方向转型。
资料显示,安徽港航陆海装备公司枞阳船厂前身是安徽省最大的民营船企——安徽东方造船。该厂于2008年建成投产,首批就拿下总价值9亿元的货船订单,曾被寄予厚望。然而,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企业迅速陷入困境,仅四年即开始资产重组,最终陷入长期停滞。十余年来,该厂处于闲置状态,资产重整历时多年,过程艰难复杂。
枞阳县政府始终未放弃对船舶工业的培育与重启。自2016年起,县政府取得东方造船资产所有权,并将盘活该厂作为重点工作,多次招商对接。2024年11月,山东港口集团与安徽省港航集团正式签署合作协议,重启项目,标志着老船厂破茧重生、再度扬帆起航。
来源:海运圈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