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造船价格倒挂再现!干散货航运市场暗流涌动……

2025-05-24618

  航运数据分析机构Veson Nautical近日发布研究报告警告称,干散货航运市场正出现新一轮“新造船价格倒挂”现象,意味着市场过热、供需失衡的风险正在积聚。

  所谓“价格倒挂”,是指船龄在五年甚至更新的二手船交易价格,已与新造船持平甚至倒挂。按行业惯例,新造船通常应具有更高溢价,因为其燃油效率更佳、使用寿命更长。然而在当前市场中,一些船东出于获取短期盈利的紧迫需求,愿意支付更高价格购买立即可投入运营的二手船,反映出市场短期情绪凌驾于理性判断之上。

  Veson分析师Felix Tordoff表示:“今天,多数细分市场再现价格倒挂,这是一个明确的预警信号。市场正处在短期机会与长期纪律的拉锯中,理性判断逐渐被边缘化。”

  与此同时,船队供给端压力正在加大。据报告预测,全球干散货新船交付将在2027至2028年迎来高峰。而需求端则面临放缓压力。世界贸易组织(WTO)已将2025年全球贸易增速预期下调至2.2%,远低于2010年以来的平均水平。

  Felix Tordoff认为,这些信号表明该行业正处于一个转折点,下一次转变可能会毫无预兆地到来。

  Veson在其题为《The Anatomy of Shipping Cycles》白皮书中指出,纵观过往周期,新造船与二手船价格的相对关系,历来是判断市场是否过热的重要风向标。例如,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前、2014至2015年油价崩盘前以及新冠疫情后的动荡时期,市场均曾出现类似的价格倒挂现象。

  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新冠疫情期间,尽管运价一度大幅上涨,但船东普遍保持理性,未出现大规模集中订船,使得市场波动目前尚未演化为全面运力失控。

  Veson估值与分析副总裁Matt Freeman表示,“后续市场走势或将出现意外波动,行业需警惕盲目扩张与非理性投资。”

  业内人士指出,当前阶段对于中国船东与投资者而言,应在关注短期市场机会的同时,更加注重周期风险管理与资产结构优化,避免在高位阶段“接最后一棒”。

  来源:海运圈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