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造船计划公布:100亿美元、112艘船!

2025-05-23575

  在全球航运格局剧变、能源地缘政治高度敏感的当下,印度正悄然勾勒一幅宏大的“蓝色愿景”图景。据知情人士透露,印度政府计划在2040年前投资约8,500亿卢比(约合100亿美元),分阶段采购112艘原油运输船,启动构建自主油轮船队的战略工程。

  根据规划,印度希望到2030年将本土建造油轮在本国船队中所占比例从当前的5%提升至7%,并在2047年(印度设定的“迈入发达国家”的时间节点)实现69%的本土化率。

  长期以来,印度国有石油公司大量依赖国际市场租赁船舶运油,船队老化问题突出,运输安全与成本双重承压。如今,印度航运部与石油部联手出击,首阶段拟采购79艘油轮,其中30艘为中程船型,首批10艘订单有望在本月启动。更关键的是,印度政府已明确表示,此轮采购将优先采用“印度制造”,即便引入海外技术合作,也必须在本土建造,彰显“自造为王”的战略决心。

  这一政策方向,与莫迪政府此前设立的2,500亿卢比航运产业支持基金一脉相承。无论是资金倾斜,还是制度设计,核心目标皆是推动印度摆脱对国际船厂的依赖,逐步建立自主可控的海上能源运输体系。

  然而,雄心背后不乏现实制约。印度本土造船业起步晚、规模小,目前自主建造的最大油轮“MT Maharshi Parashuram”载重吨约9.3万吨,在全球VLCC市场中难以形成规模优势。相比之下,中国等亚洲造船大国早已进入“超大型时代”,技术与工业基础相去甚远。

  为加速追赶,印度政府正通过“需求端刺激+供给端激励”的双轮驱动策略,为本土船厂注入发展动能。正在酝酿的国家造船政策拟向本土船厂提供分级补贴:建造普通船舶可获得20%补贴,建造油轮、LNG船、化学品船和集装箱船等特殊船型可获25%,绿色船舶及采用未来技术的船型则可获得高达30%的支持。该政策拟持续至2034年3月,未来或延展至2047年,配合雄心勃勃的“2047成为全球前五大造船国”目标。

  面对国内技术与产业链短板,印度也在积极“引智引资”。韩华海洋、HD现代重工、日本邮船等国际知名船企近期陆续与印度政府及国有船厂接洽,探索在印建厂、联合设计、共享产能等合作模式。其中,HD现代重工正与科钦船厂探讨共建造船设施,未来或将向全球出口船舶,成为印度打造全球级造船中心的关键一步。

       来源:海运圈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