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美国媒体CNN报道,5月9日上午,美西港口官员透露了一个令人震惊的事实:在过去12小时内,没有一艘载有货物的集装箱船从中国出发驶往洛杉矶港或长滩港。这种情形,自疫情以来从未出现。
就在六天前,还有41艘船计划从中国出发驶向加州的圣佩德罗湾港区(San Pedro Bay Complex,涵盖洛杉矶港和长滩港)。而到了周五,这一数字归零。
这是中美贸易战带来的直接后果。上个月,美国对大多数中国进口商品征收了高额关税,使得中美之间的贸易成本飙升,跨境运输急剧萎缩。对许多企业来说,从中国采购已经变得“不划算”。
更令港口高层忧虑的,是运力骤减的速度之快。
“这已经不只是下滑的问题,而是一个预警信号,”长滩港首席执行官Mario Cordero表示:“目前航次取消与抵港量减少的情况,已经超过了疫情期间的峰值。”
全美最繁忙的几大港口,近期吞吐量都出现断崖式下跌。长滩港吞吐量比平时减少了35%到40%;洛杉矶港本周吞吐量也下滑了31%;纽约-新泽西港亦警告称正面临类似放缓。西雅图港甚至在本周三出现“零”集装箱船靠港的异状,这是自疫情以来首次。
“根本原因就是:根本没有货被运过来。”港口专员Ryan Calkins直言不讳。
本周末,中美在日内瓦展开新一轮面对面会谈,试图缓解紧张局势。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表示,双方讨论了许多议题,达成了许多共识。双方以友好且建设性的方式就全面重启双边关系进行了谈判。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CGTN官方微博11日消息,中美经贸高层会谈11日在日内瓦将继续进行。
面对市场物价攀升、货架商品短缺的趋势,长滩港的Cordero表示,协议必须尽快达成。
“如果这种不确定性继续下去,情况不会只停留在贸易层面——很快我们将在商店看到空货架。在未来30天内,这一问题将切实波及消费者。”
值得注意的是,长滩港当前约63%的进口货物来自中国,这一比例仍是全美港口中最高的,尽管相比2016年的72%已显著下降。这反映出零售商为规避关税风险,正逐步将供应链转移出中国。
即便如此,中国仍是美国进口的主要来源地之一。全球第二大航运公司马士基表示,目前中美之间的货运量已比常态减少了30%-40%。
马士基首席执行官柯文胜警告称:“如果中美之间无法迅速缓解紧张局势,无法重启更多贸易协定,那么这些负面效应可能会进一步固化,并带来更深远的不利影响。”
来源:海运圈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