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澳大利亚-东亚铁矿石绿色走廊联盟的一项新研究表明,到2028年,以清洁氨为动力的船舶将可在西澳大利亚和东亚之间的铁矿石贸易路线上部署,并在2030年使用率达到5%。
该研究表明,实施西澳大利亚-东亚绿色走廊的核心要素均可实现,包括部署以氨为动力的船舶、获得清洁氨以及提供加油基础设施等,但前提是使用氨作为船舶燃料的安全案例得到验证和认可。
研究结果表明,只要关键技术(如合适的发动机)的发展和法规保持正常,到2028年清洁的氨动力散货船就有可能下水。如果生产规模如期扩大,该走廊的需求可以完全由澳大利亚的清洁氨满足,但也可以从全球其他生产地进口。
该研究基于能源过渡委员会的分析,代表西澳大利亚-东亚铁矿石绿色走廊联盟,该联盟由全球海事论坛、必和必拓、力拓、Oldendorff Carriers和Star Bulk Carriers合作组成。根据研究,若西澳大利亚-东亚铁矿石绿色走廊按照分析中的设想发展,到2030年将有20多艘船在该走廊上使用清洁氨,到2050年将增加到大约360艘。
同时,该研究还表明,澳大利亚皮尔巴拉地区是该路线上的一个加油的可行选择地,可以避免偏离贸易路线的昂贵费用,而新加坡仍然处于充当“加油站”的有利地位。
资料显示,皮尔巴拉是澳大利亚最大的铁矿石生产地及出口地之一。2023 年 3 月,皮尔巴拉港务局报告吞吐量为 6210 万吨,共有 279 艘船只抵达,近 90% 的铁矿石出口(4040 万吨)运往中国。
力拓公司商业运营主管Laure Baratgin评论说: “西澳大利亚-东亚铁矿石绿色走廊是集合绿色燃料需求和供应的绝佳机会,以支持航运业在这条主要贸易通道上实现净零排放。”
资料来源:海运圈聚焦 编辑:Evan Li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