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益于所有船型现货价格的上涨,昨日波罗的海干散货运价指数(BDI)时隔七周重新站上1000点大关。
3月1日,波罗的海干散货运价指数(BDI)上涨109 点或11%,至 1,099点,触及1月10日以来新高;波罗的海海岬型船运价指数(BCI)上涨 200 点或27.4%,至929点,连续八个交易日上涨;波罗的海巴拿马型船运价指数(BPI)上涨 94 点或 6.6%,至 1,515点;波罗的海超灵便型船运价指数(BSI)上涨 51 点,至 1,156点,连续八个交易日上涨。
同日,各船型现货价格也大幅上涨。海岬型航线 (5TC) 平均租金价格上涨1,661美元,至7,703美元/天;82000吨巴拿马型航线 (5TC) 平均租金价格上涨849美元,至12,785美元/天;58000吨超灵便型航线(10TC)平均租金价格上涨556美元,至12,714美元/天。
船舶经纪人 Fearnleys 在最新市场周报中表示:“过去一周海岬型船市场大幅上涨,虽然价格水平本身并不理想,但市场情绪强劲、活动稳固。”
波罗的海交易所数据显示,澳大利亚矿业巨头力拓周三租用了一艘未具名海岬型船,以7.05 美元/吨的价格将 17 万吨铁矿石从西澳大利亚的丹皮尔运往中国青岛,于3月15日至17日装船。
这一价格较半个月前大幅上涨。2月17日,力拓在同一航线租用一艘未具名海岬型船的价格为6.05美元/吨,于3月6日至8日装船。
Clarksons 分析师 Frode Morkedal 表示, 1月份火车出轨导致澳大利亚东部的煤炭运输出现重大延误,这为巴拿马型船现货价格提供了支撑。
对于更小的超灵便型船的价格上涨,Fearnleys 表示:“前往北大西洋国家装卸货的船只数量创历史新高。与此同时,亚洲的需求正在强劲复苏。需求增长叠加船队位置的错配导致价格极度急剧上升。”
在所有船型现货价格大幅上涨的同时,2月中国官方制造业PMI的公布再为干散货市场传来利好。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月中国官方制造业PMI报 52.60 ,大幅超越预期值50.6,较前值 50.10 显著加速,创2012年5月以来新高;非制造业PMI报 56.30 ,较前值 54.40 继续上升,也且高于预期的54.9。综合PMI报 56.40 ,明显高于前值 52.90 。上述三个主要PMI指标均明显回升。
干散货 ETF 交易平台Breakwave Advisors创始人John Kartsonas说:“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的全面回升让市场对该国经济复苏的乐观情绪重燃,这可能转化为对大宗商品的强劲需求。航运将率先受益,因为原材料进口将增加,进而带动运费上行。”
在2月28日的一份最新市场报告中,Breakwave Advisors表示,在经历长期低迷后,干散货市场似乎已经触底,近期现货价格的急剧回升令人印象深刻。目前,市场参与者仍然很谨慎,还不愿意为有意义的复苏定价,因为中国对铁矿石的胃口一直不大。然而,展望未来,若建筑活动增加推高钢价,提高中国众多钢厂的盈利能力,那么运输需求也将受益。我们对现货价格的近期走向保持乐观,鉴于小型散货船现货价格最近的大幅复苏,海岬型船运费如果在3月底达到十几美元/吨并不令人惊讶。巴西的恶劣天气仍然是短期内提高铁矿石出口量的主要障碍,尽管我们认为这是暂时的,但解决的时间可能比预的要长,因此应该抑制这种乐观情绪。
资料来源:海运圈聚焦 编辑:Evan Li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