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尼西亚国有能源公司Pertamina旗下航运部门正在计划加速投资,促进船队现代化并扩张运力。
日前,Pertamina International Shipping(PIS)在介绍其未来商业战略时称,预计未来五年将投资增加一倍,达到30亿美元,扩展业务至新的能源形式,并为航运业向绿色能源的过渡做准备。
资料显示,PIS拥有一支由11艘船组成的船队,主要是MR型油轮,并运营着两艘新造VLCC(301,000载重吨,2021年初交付)以及两艘大型天然气船。该公司大部分船只比较老旧,船龄在2004年至2011年之间,甚至拥有一艘可以建于1985年的船舶,在2012年被改装成FSO。2022年5月,PIS收购了一艘建于2013年的50,000载重吨MR型化学品船,更名为“PIS Precious”。
PIS董事Wisnu Santoso在详细介绍公司业务计划时表示:“我们将大举投资更换船只,计划到2027年投资30亿美元,以优化船队船龄扩大船队运力。我们希望在未来五年内船队平均船龄从目前的20年左右降低到15年。”
Wisnu Santoso表示,由于目前船厂新造船的等待期较长,不排除收购现有船舶的可能性。公司将努力进入液化天然气市场,近期目标是收购首艘专用液化天然气船,此外,公司还与日本NYK达成合作,将发展液化天然气物流业务。
2021年底,PIS宣布了初步投资计划,在2030年前斥资15至16亿美元用于业务转型。PIS首席执行官Erry Widiastono强调,投资需求符合国家和全球能源需求。
"PIS预测航运业务未来发展方向在于‘绿色’。例如,运输液化石油气、液化天然气等气体的船舶。以后,我们还将看到可再生能源领域的进一步发展。” Erry Widiastono表示。
除了能源运输业务外,Erry还指出运输其他商品的巨大机会。PIS拥有一项非能源商品的航运业务,其希望在未来扩大。
印尼拓展国有航运公司的努力与其他新兴经济体类似,这些经济体都呼吁重视国家航运业务以匹配GDP的快速增长。此前,另一发展迅猛的国家——越南同样提出了一个雄心勃勃的国家船队投资计划。
10月初,越南交通运输部批准了《越南海运船队发展提案》。根据提案,越南明确了本国船队的运输目标,将大力推动船队发展,优化船队结构,确保符合行业新发展趋势。同时,提案要求提高越南船队经营效率,改善服务质量,在满足国内运输市场需求的同时,增加国际市场份额。此外,提案还强调,将重视发展集装箱船队,扩大在亚洲航运市场的份额,为今后开通远洋航线打下坚实的基础。
据悉,《越南海运船队发展提案》分两个阶段实施。第一阶段为2022年至2026年,重点核查、修改补充部分相关法律文件。推动国际海上合作,参与系列国际公约、双边和多边海上运输协定,支持越南企业在海外拓展代理系统,与中国、泰国和柬埔寨协商完善沿海运输协议,巩固和提升行业协会的作用等。
第二阶段从2026年至2030年,主要目标是构建良好和切合实际的航运管理模式。
越南海事局最新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悬挂越南国旗的船舶从2013年的1788艘减少至1576艘(其中运输船队为1049艘),但总运力大幅增加,从430万总吨上升至约610万总吨,约930万载重吨。其中,散货船、杂货船764艘,(占比72%);油品和化学品船162艘(占比15%);液化气专用船19艘(1.8%);客船66艘(6.2%),集装箱船队增至38艘(占比3.6%)。平均船龄为15.5年。
虽然越南船队结构发生了积极的变化,数量在东盟地区排名第4。不过,越南海事局评估认为,该国船队国际竞争力仍然较弱,因为大多数越南船东都是小船船东,在1049艘运输船中有550名船东。其中,拥有10000载重吨以上船队的船东仅有30家左右,其余平均每家船东仅拥有1-2艘船舶。
资料来源:海运圈聚焦 编辑:Evan Li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