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下午,烟台市召开烟台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新闻发布会。记者从发布会获悉,预计到2025年,烟台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非公路集疏港率达80%。
发布会上,烟台市发改委三级调研员张本江从四个方面详细介绍了建设烟台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的重要意义。
能够有效提升黄河流域和环渤海湾区物流体系发展水平。通过12个内陆无水港和55个海外仓,与青岛、大连、郑州等物流枢纽互联互通、紧密合作,发挥枢纽间协同效应,沿黄沿海的辐射能级将进一步提升,枢纽各环节转运总时长降低15%,单位物流成本降低2%。
能够更好保障国家重要物资供应链安全稳定。通过打造港口供应链枢纽和产业链集成平台,进一步提高大宗物资国际交易服务能力,保障油气、矿石等国家重点战略物资供应链稳定与安全,有力支撑国家战略和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预计到2025年,枢纽矿石、石油及天然气货物吞吐量分别达到1亿吨和6000万吨。
能够更好支撑海洋经济和晋鲁豫腹地区域产业高质量发展。极大促进港产融合、区港联动,助力临港金融、保税物流和临港化工发展。国家物流枢纽计划投资126亿元,预计对烟台市GDP的贡献值400亿元。
提升居民生活品质,助力“双碳”目标实现。强化农产品等生活物资供应链韧性、改善港城发展环境、助力城市居民消费升级。到2025年,枢纽非公路集疏港率达到80%,3星及以上绿色港口等级自评达标率超过50%,促进运输结构调整、碳减排贡献突出。
来源: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于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