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发声回应港口、集装箱问题,新一轮稳外贸政策举措有望出台!

2021-12-04462

  新一轮稳外贸政策举措有望出台。商务部发言人束珏婷昨日在发布会上表示,商务部将密切跟踪形势变化,及时研判疫情对我国外贸以及全球供应链的影响,针对外贸企业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及时研究政策举措。

  商务部副部长任鸿斌此前也表示,将深入调查研究,针对外贸企业面临的实际困难和需要,会同有关部门做好跨周期调节工作,适时出台新一轮稳外贸政策举措,确保外贸运行在合理区间。

  今年以来,我国外贸持续快速增长,前10月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19.5%,拉动GDP增长1.9个百分点,外贸成绩可观。

  但与此同时,全球疫情仍在蔓延,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全球通胀压力上升,国际产业链、供应链加速重构,我国外贸面临一定挑战和困难。

  任鸿斌分析,当前外贸主要面临六大困难,总结为“三多三少”:

  “三多”

  1、贸易风险多:很多企业的订单被延迟或取消,收汇风险加大;

  2、成本上涨多:海运运价仍处在高位,原材料价格也在上涨;

  3、供应链堵点多:多国仍未全面复工复产,港口持续拥堵;

  “三少”

  1、订单少:PMI新出口订单指数已连续6个月位于荣枯线以下;

  2、芯片少:机构预测供应紧张情况可能持续至2023年;

  3、制造业劳动力偏少:部分地区外贸企业面临季节性用工短缺

  记者从业内了解到,11月中旬浙江义乌一些小商品企业的库存积压严重,高昂的海运费导致购货方临时甩单,外贸企业的现金流面临压力。

  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中国外贸高速增长的背后,许多外贸企业特别是中小微外贸企业经营压力增大,困难增多,有一些东南亚订单转移到国内,但人力、原材料等成本很高,所以出现‘有单不敢接’现象。

  同时,海运方面的港口、集装箱问题还在,疫情也出现不确定因素,11月新出口订单指数处在收缩区间,外贸发展还存在很多隐忧,不能盲目乐观。”

  “欧美市场是我国出口拉动主力,因圣诞节外贸订单阶段性出货完成,外需逐渐阶段性偏弱。

  截至11月上旬,我国八大港口外贸集装箱吞吐量当旬同比增速分别为-3.3%、-0.8%和-5.7%,自2020年5月末以来首次出现连续3周负增长,显示终端需求正在发生明显变化。

  预计今年11月出口同比增速20%,两年平均增速20.2%,出口增速将持续边际放缓。”植信投资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院院长连平分析。

  针对当前形势,任鸿斌透露,下一步,商务部将坚决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着力从“稳主体、促创新、强韧性、拓市场”四方面开展工作。

  稳主体:商务部将会同地方和有关部门进一步提升出口信用保险作用,抓实抓好外贸信贷投放,增强企业应对汇率风险能力,提高便利化水平,切实为企业纾困解难。

  促创新:商务部将开展新一批跨境电商综试区扩围工作,发挥好跨境电商、海外仓等新业态新模式带动作用。在强韧性方面,将培育好国家加工贸易产业园、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外贸转型升级基地等各类平台。

  强韧性:保障外贸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培育好国家加工贸易产业园、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外贸转型升级基地等各类平台;实施好对外贸易畅通行动,推进物流畅通、结算畅通。

  拓市场:加强国际经贸合作。充分发挥贸易畅通工作组作用,用好已签署的自贸协定,精心办好广交会、进博会、服贸会等重大展会,指导企业开拓多元化市场。

  来源:宁波航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