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我国船舶用钢需求超1100万吨

2021-11-26718

  “随着新船订单大增以及海上风电市场火爆,船舶相关装备的用钢需求呈现稳步增长,预计2021年我国船舶用钢需求约980万吨,同比增长3.2%;2022年我国船舶用钢需求将超过1100万吨,同比增幅达到12%。”在日前召开的第二届长三角板材产业链高峰论坛上,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副秘书长谭乃芬对我国船用钢市场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三大领域用钢需求大增

  我国新船订单量与船用钢产量呈现高度相关性,一般在新接船舶订单出现高点的第二年,船用钢产量将出现高点。谭乃芬介绍说,今年1~9月,我国新接船舶订单同比增长254%,大部分船舶将于2023~2024年交付,由此预计未来几年,我国船舶用钢需求总体上将保持稳步增长态势。其中,集装箱船、双燃料船舶的用钢需求将大幅增长;海上风电装备、深远海养殖装备等新型海洋工程装备用钢需求也将保持稳定。

  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年初以来,我国船企抓住全球集装箱船市场升温的机遇,批量承接各类集装箱船订单2407万载重吨,特别是在超大型集装箱船领域取得较大突破,共承接了69艘15000TEU及以上超大型集装箱船订单,占全球总量的54.5%。对此,谭乃芬认为,集装箱船订单的大幅增长将显著带动船用高强度止裂钢板的需求,根据不同船型的综合测算,预计今年新增高强度止裂钢板达100万吨。

  与此同时,双燃料船舶用钢需求也将大幅增长。今年年初以来,我国船舶企业获得批量绿色燃料船订单,新接订单和手持订单中,绿色燃料船舶按载重吨计占比分别达到了20%和21%,远超2016年不到5%的水平。绿色燃料船舶中,液化天然气(LNG)双燃料动力船占据大头,该型船需配备不同标准的LNG燃料罐,制造过程中需要大量的9Ni钢,从而带动9Ni钢等钢材需求大幅增长。

  此外,新型海洋工程装备市场需求增长迅速,2020年,我国海上风电新装机量达3.1吉瓦(GW),市场份额全球第一,装机总量全球第二。根据测算,海上风电塔筒及导管架和深远海养殖装备这两年年均新增用钢需求在20万~30万吨。以海洋牧场为主体的深远海养殖装备、以绿色环保升级换代为主的海洋油气开发、以陆地和海上风电为主体的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都给船舶及海工产业带来了新的用钢需求。

  船舶新变化呼唤船钢“升级”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全球船舶工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落后产能淘汰、船企兼并重组等频繁发生。中国船舶工业在产业集中度不断提高的同时,原有环渤海湾、长三角和珠三角三大造船基地的传统格局也在悄然改变。目前,长三角地区新接订单、手持订单、造船完工量均分别占全国总量的70%以上,远远高于其他两个地区

  “船舶产业格局的变化将带来用钢需求的改变,然而,我国船舶工业的结构性变化,并没有得到钢铁企业的充分关注。”谭乃芬强调说,由于钢铁企业的分布仍保持原有状态,部分船用钢运输距离拉长,不仅增加了运输成本,还延长了运输周期,给双方企业均增加了不必要的成本。因此,钢铁、造船企业应加强沟通了解,在双赢发展方面采取更多措施。

  此外,长期以来,国内大型集装箱船用止裂钢报废率高、船用钢板平整度差且部分公差大于0.7毫米等问题一直存在。一些引进了智能生产线的船企反映,国内钢厂生产的板材、管材对企业引进的智能设备非常不友好,因钢板平整度较差,加工后易变形,导致设备印制头耗损大,大大降低了生产效率

  “智能化生产线对造船用钢有更为严格的要求,包括钢材表面的‘光洁度’、钢板的尺寸规格、钢材的配送方式等。”谭乃芬表示,尽管受疫情影响,部分船企智能化的进程会有所放缓,但智能化作为船舶建造的发展趋势不会改变。我国一批骨干船舶企业已经或正在建立自动化生产线,有的已经建设了智能车间。她呼吁钢铁企业密切关注船企在智能制造方面对造船用钢的新要求,及时改进工艺,进行产品升级换代。

  船用钢材作为造船业最重要的原材料,其价格和质量已经成为决定船舶工业供应链是否稳定的重要因素。谭乃芬建议,建立主要船企—钢企造船板价格协调监管机制并签订长期供货协议,避免价格短期过快变动给两大行业造成严重冲击。同时,船企与钢企应大力联合推进并加快耐蚀钢、殷瓦钢、高锰奥氏体钢等船用新材料在船舶上的应用,加快推进船用高端钢材国产化进程。

  来源:中国船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