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疫情反复,全球多国政府再次收紧政策,实施的旅行限令,导致一度得以缓解的海员换班危机再次严峻起来。海运圈聚焦先前曾报道,在某些地区,因防疫物资紧缺,当地船舶服务商被禁止登船向海员提供口罩、工作服和其他个人防护设备。许多港口因疫情防控原因拒绝一些从疫情严重地区抵达的船舶,使得海员无法及时获得补给、无法进行换班而被迫延长合同,某些海员在船时间甚至超过了两年。

网络示意图
而当海员被指定为关键工人后许多问题将迎刃而解,关键工人的地位将使海员不受旅行限制及时在合同结束后被遣返,甚至可以让海员能够率先接种新冠疫苗。
2020年12月10日,国际海事组织在国际人权日再次为海员发声,呼吁各国承认海员人权并将其列为关键工人,缓解目前40万名海员所面临的困境。截至目前,IMO 174个成员国中指定海员为关键工人的国家有:阿塞拜疆、巴哈马、孟加拉国、巴巴多斯、比利时、巴西、加拿大、智利、塞浦路斯、丹麦、法国、加蓬、格鲁吉亚、德国、加纳、希腊、印度尼西亚、伊朗伊斯兰共和国、牙买加、日本、肯尼亚、基里巴斯、利比里亚、马绍尔群岛、摩尔多瓦、黑山、缅甸、荷兰、新西兰、尼日利亚、挪威、巴拿马、菲律宾、韩国、罗马尼亚、沙特阿拉伯、新加坡、南非、西班牙、瑞典、泰国、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英国、美国、也门。

图源:CNSS
与菲律宾一样,中国也是海员大国,船员总量居世界第一。2019年《中国船员发展报告》显示,截至 2019 年底,我国共有注册船员 1,659,188 人,同比增长 5.3%。海船船员 784,355 人,同比增长 6.3%。2019年,活跃海船船员 377,016 人,占海船船员总数的 48.1%。
中国海员那么多,为何没将海员列为关键工人?笔者个人愚见以为,一方面是疫情防控需要,将海员列为关键工人意味着全面放开外籍船员换班,显然并不符合当前国内防疫要求,而网上流传的一张中国港口船员换班和访船要求及限制(置于文末)也印证了这一点,外籍船员换班在中国港口并未完全开放。再加上最近国内多地小规模二次爆发疫情绷紧了人们的“内防反弹、外防输入”的神经,国外疫情依然严峻,春运又即将到来,此时大概率不可能放松对外严防的这根“弦”,因此从疫情防控角度来看,将海员列为关键工人可能尚需一段时间。

网络示意图
新冠疫情下,海员是物流供应链的“战士”,日常的生活必需品、抗疫物资等多通过海运完成,而海员恰恰是保障海运正常运转的关键。笔者在此呼吁,将我国海员列为关键工人,为我国海员接种新冠疫苗!
资料来源:海运圈聚焦、Offshore-Energy 记者:Evan Liu
【投稿】、【提供线索】、【转载】请后台留言或电邮投稿,发送至邮箱evan@marinecircle.com,转载需全文转载,严禁截图、部分节选等转载方式,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