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料图:执行海上测控任务的远望3号船。 中新社发 周云东 摄
中国卫星海上测控部技术部副主任房新兵形象地解释道:“此次任务就像在河面上打水漂一样,高速飞行的石块会在水的浮力作用下弹起再落下。在黑障区里的这一跳至关重要,如果跳不起来,返回器会摔得粉碎,如果跳过了,‘嫦娥’可能会逃离大气层,无法二次进入。”
按照任务计划,部署在印度洋预定海域的远望3号船,需要在黑暗中牵着嫦娥五号“放风筝”,为返回器穿越黑障区、实施关键一“跳”牵线搭桥,因此远望3号船在任务中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
除了任务中的技术难题外,海上测控是在天线转动、船舶晃动、目标移动的动态环境下进行的,受限条件较陆地更多、风险更大。设置船载测控天线仰角要兼顾雷达反射信号强度和天线跟踪能力,必须综合考量和分析比对,选择合适的测量船位和跟踪角度。而针对这些问题,远望3号船也早有准备。
“再入回收段,目标距离近、天线运动速度快,对‘黑障区’信号起伏、海区风阻和船体摇动等扰动因素较为极端,还要综合考虑三套测控设备遮挡角,对方案设计和捕获跟踪要求都极高。”远望3号船副船长刘晓祥说。
刘晓祥表示,目前远望3号船船舶动力、测控、通信等系统工作正常,性能稳定,参试人员的身体、心理也处于最佳状态,全体船员表示有能力、有信心完成好此次海上测控任务。(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20-12-17
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