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下午,国际海事仲裁制度规则创新智库沙龙(第三期)在浦东国际航运服务中心隆重召开。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要求“提高航运保险承保能力和全球服务水平、推进海事仲裁制度规则创新。为深入贯彻全会精神,聚焦海事仲裁规则创新与航运保险发展的深度融合,特举办本次论坛。这是“2025浦东航运高质量发展大会暨航运缤纷季启动仪式”启幕后的第一个活动,也是落实当天上午在浦东新区宣告成立“国际海事仲裁保险合作共同体”的重要实践。
上海海事大学校长初北平教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上海监管局财险处副处长解辉,上海市交通委航运处四级调研员庞耀云,浦东新区商务委员会副主任董晓玲,浦东新区航运发展促进中心主任高玲玲,浦东新区司法局公共法律服务管理处副处长礼娜,《政法论丛》主编、山东政法学院教授孙培福,上海航运保险协会秘书长顾珺,上海仲裁委员会常务副主任范铭超,洲际船务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裁、船长陈泽凯,申能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助理徐惠林,上海师范大学哲学与法政学院教授邓杰,大连海事大学法学院“兴海”教授宋美娴等来自航运管理机关、高等院校、国际海事仲裁领域、航运保险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资深实务人士出席沙龙。活动由上海海事大学纪委书记、党委副书记严大龙主持。
浦东新区商务委员会副主任董晓玲、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上海监管局财险处副处长解辉为沙龙作开幕致辞。董晓玲副主任提出,上海是提高航运保险承保能力和全球服务水平、推进海事仲裁制度规则创新最具发展潜力的土壤,鼓励各类相关主体协同参与、全力以赴,调动资源,共同探索。解辉副处长表示,此次沙龙举办是一次非常宝贵的机会与有意义的起点,在全球政治经济形势已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背景下,现有航运业技术变化的临界点已经到达,需在技术前沿领域建立中国自主规则。

图1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上海监管局财险处副处长解辉致辞

图2 浦东新区商务委员会副主任董晓玲致辞
上海海事大学校长初北平教授以《推进国际海事临时仲裁发展的探索》为题做主题发言,他表示:一是要走一条向伦敦、新加坡学习,但有中国特色的海事仲裁创新之路,努力使上海成为国际海事仲裁优选地;二是要以打造全球临时仲裁员最向往加入的仲裁员社会团体为愿景,组建上海国际海事仲裁员协会。上海航运保险协会秘书长顾珺以《基于航运保险平台建立多元纠纷解决机制的探索》为题进行主题发言,她表示从航运保险相关领域来看,英国法与伦敦仲裁仍然是航运纠纷解决的最主要方式,特别是在涉外航运领域,我国在相关领域的国际影响力有限,提出以行业协会为平台,构建多元海事纠纷解决生态体系。

图3 上海海事大学初北平校长主题发言

图4 上海航运保险协会秘书长顾珺主题发言

图5 上海海事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严大龙主持开幕仪式
随后,与会嘉宾分别围绕“海事仲裁制度规则创新与保险条款的现代化与本土化”“仲裁优选地建设与提高我国航运保险承保能力和全球服务水平”“航运保险与海事仲裁创新发展的政策引领”开展了三场圆桌对谈。

图6 圆桌对谈第一场

图7圆桌对谈第二场

图8 圆桌对谈第三场
上海海事大学校长初北平教授在沙龙总结中表示,唯有躬身实践方有发言权,上海正处创新攻坚关键期,浦东引领区建设更需率先突破。同时,理论研究必须扎根实践,以扎实论据构建更强的说服力,为实务创新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撑。
本次沙龙系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组织举办的活动之一,旨在深入贯彻全会精神,聚焦海事仲裁制度规则与航运保险发展的深度融合。此前,在2024年8月15日和2024年12月2日,已成功举办了两期沙龙,聚焦航运法治前沿议题,汇聚了法律、仲裁及学界权威智慧,在推动海事仲裁规则优化、航运保险产品创新及行业标准研讨方面形成了切实建议,有效促进了跨领域协同与产业链互动,为提升我国航运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贡献了智库力量。上海海事大学将继续进一步发挥学校科研和教学优势,为推动海事仲裁机制改革与规则创新提供智力支持。
资料来源:浦东航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