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区航运服务集聚区暨港航物流和海事服务产业链合作交流会顺利举行

2025-11-24256

11月21日下午,普陀区航运服务集聚区暨港航物流和海事服务产业链合作交流会(以下简称“交流会”)在浙江普陀举行。本次交流会以“合作共赢·勇于创新—推动海事服务绿色智能转型”为主题,吸引了知名航运集团、船厂、船级社、船舶检验、研究机构和高校等近60位行业专家出席。

 

交流会由舟山市普陀区人民政府主办,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普陀综合事务中心、海运圈网承办,并得到了浙江省质量科学研究院、舟山市港航事业发展中心普陀分中心的大力支持。舟山市普陀区委常委、区政府党组成员王海涛为交流会致辞。

 

交流会期间,舟山市西岙海事服务基地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国锋以《合作共赢,勇于创新,构建海事服务新生态,携手迈向绿色智能未来》为题发表主旨演讲。他指出,在国务院批复《浙江自贸区大宗商品枢纽建设方案》、全球航运绿色智能转型加速等多重机遇叠加下,传统“小而散”海事服务格局有待升级。产业园通过“园区+锚地”一体化模式、500亩功能载体、25家上下游企业集群入驻,打造集修船、供油、物料、金融、船员服务于一体的“一站式”综合海事服务平台,构建共生共荣的产业新生态。

 

浙江省质量科学研究院产业发展标准化研究所所长郑培系统阐述了“以高标准引领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浙江路径与普陀实践。她介绍,标准化作为重要基础性制度,是衡量事物的准则与共同遵循的技术规则,在国家多项战略纲要与政策文件中被置于突出位置。在海事服务领域,现已构建涵盖船舶修理、供应、运输等多环节的国际海事服务标准体系,舟山更是出台多项补助奖励政策,对牵头或参与制定各级标准、获得标准创新贡献奖的单位给予最高100万元补助或奖励,支撑国际海事服务基地高质量建设。

海运圈网创始人童宏勇以“海事服务数智化之路:从数字化迈入智能化”为主题作分享。他表示,海事服务产业数字化仍面临“缺完整数据、缺综合平台、缺船企端服务”等痛点。童宏勇提出,依托普陀国际海事服务产业地图、调度平台与知识库,嵌入“海事服务智能体”,可实时聚合锚位、仓库、船舶、人才等全要素数据,为船东提供气象、进度、对接、预警等主动式AI助手服务,实现“动态查询—过程管理—决策支持”闭环。

 

上海鼎衡航运科技有限公司物资管理部总经理万千发表《船舶物资数字化仓储物流供应平台介绍》演讲。他指出,在航运智能化、绿色低碳、供应链韧性需求升级的背景下,传统“仓储混乱、物流割裂、供需失衡、数据沉睡、追溯断档”五大痛点严重制约船队运营效率。鼎衡首创“船舶物资全生命周期数字化平台”,以“云原生+物联网+大数据+AI+区块链”为技术底座,打通智能仓储、全链路物流协同、精准供需匹配、合规追溯与大数据决策五大模块,实现库存实时可视、运输路径自优化、应急物资48小时到港、物资“身份证”全程可溯,为船东降本增效、控风险、稳供应。

 

浙江史河科技有限公司青岛总经理于建辉与嘉宾分享《机器人在船舶行业的应用》。他指出,在修造船面临“高空作业高危险、低效率、高成本”三大痛点背景下,史河依托顶尖顾问团队与磁耦合与索并联控制核心技术,打造国内市场占有率70%以上、出货量全球第一的高空机器人,产品稳定性强,清洁效率高,场景覆盖率高达95%,污水回收率100%。史河已累积服务2000+艘船舶,出口欧盟、东南亚等海外船厂,并正研发水下清舱与安防机器人,构建“空-水”一体化智能作业体系。

 

浙江欧星优新能源系统工程有限公司的副总经理陈超以《船用甲醇燃料关键技术和应用》为题进行分享。他表示,欧星优新能源专注于为船舶提供新能源智能供应系统整体解决方案,在确保符合国际海事组织环保法规和碳减排要求的同时,提升燃料系统的安全性与操作效率。公司已构建涵盖甲醇燃料供应系统设计、全流程模拟培训及技术服务的一体化解决方案,国内首套“甲醇燃料供给系统模拟培训平台V1.0”,填补了船用甲醇燃料全流程模拟培训的技术空白,可用于海事局认可培训、航运企业内训及高校教学,支持船东优化燃料结构、提升船员操作能效。

 

 

此外,现场其他参会嘉宾也围绕对海事服务产业园如何促进企业合作共赢、打造海事服务标准、对普陀国际海事服务产业促进平台和海事服务智能体、机器人在舟山海事服务的应用场景、海事服务的绿色机遇等方面展开深入探讨,分享了在绿色航运、智能技术应用及产业链协同创新方面的实践经验,进一步推动海事服务生态体系的优化升级。多位专家强调,通过标准引领、科技赋能与平台共建,可有效提升区域海事服务能级,助力普陀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海事服务产业高地。

 

▲交流会现场

 

 

 

 

 

 

 

资料显示,依托国家战略叠加、通江达海的区位优势,普陀区航运服务集聚区立足“海洋大区”的独特禀赋,以综合海事服务为核心,以本岛南部区块为区域总部,小干岛东部区块、朱家尖西岙区块、六横虾峙等南部诸岛区块为基地载体,航运服务产业已形成显著规模,保税燃料油加注量占比全国约18%、结算量占比全国约45%,外轮修理量、化学品船运力规模占比全国约25%。

 

与此同时,普陀持续打造行业标杆:完成全球首艘大型集装箱船甲醇双燃料改装,建成全国首个新能源船舶“甲醇燃料供给系统模拟培训平台”;实现全国首单“低空+海事服务”离岛油品样品无人机送检;承接国家绿色修船国际认证试点;完成全国首艘内贸船二氧化碳捕集装置改装。一系列走在全国前列的标志性成果,不断夯实普陀在海事服务领域的领先地位。

 

下一步,普陀将继续围绕浙江航运服务“一枢纽三高地”及舟山航运服务集聚区建设目标,做好船东、船舶、船员“一站式”海事服务,做强船舶修造、船舶供应、船舶运输等主导产业,做优航运金融、航运保险、海事法律等高端服务,加快打造国际一流的保税船用燃油核心供应区、全国领先的高端船舶修造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全省标杆的江海联运创新发展先行区,推动实现航运服务产业高质量发展。

 

资料来源:海运圈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