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于中美尚未达成新的贸易协议,巴西预计将在今年下半年继续向中国出口大量大豆——下半年正是以往周期中美国出口通常占据主导地位的时期。
根据中国海关总署的数据,6 月中国进口大豆创下同期最高纪录,达到 1226 万吨。其中 1062 万吨来自巴西,巴西在中美贸易摩擦期间显著提升了对中国的大豆出口。
“自 2024 年美国总统选举以来,中国一直准备增加从巴西进口大豆,而最近对桑托斯港部分码头运输能力提升的投资,充分说明了这一点。中国的策略是通过补充大量库存来抵御贸易战引发的价格波动。”Brandalizze 咨询公司的负责人 Vlamir Brandalizze 表示。
近期市场传言称,中国可能恢复从美国采购大豆,作为推动达成新贸易协议的一部分。但 Brandalizze 指出,巴西仍可能主导中国大豆贸易直至 9 月,届时 2025/26 年度美国大豆收获将开始。
“10 月份美国对中国的出口可能会增长,前提是双方能提前在 8 月份谈妥协议。”他指出。6月,中国从美国进口了 158 万吨大豆。
Céleres Consultoria 公司分析师 Enílson Nogueira 认为,中国今年剩余时间内很可能继续从南美进口更多大豆。
“短期内,我认为中国不会转向美国大豆。鉴于巴西和阿根廷大豆产量充裕,采购自然会流向这些国家。而巴西今年预计产量约为 1.72 亿吨,因此巴西在出口发货上处于领先地位。”Nogueira 解释道。
预计随着更多巴西大豆出口到中国,巴西港口的大豆出口溢价将在下半年保持正值,这种情况和 2025 年初时类似。
“从历史来看,出口溢价在下半年通常较高。即使中美达成协议,溢价仍将保持稳定——大约比 8 月合约价格高出 0.80 美元左右。” Nogueira 表示。
Brandalizze 则表示,若中美达成协议,溢价可能小幅下降,但目前水平仍保持强劲。“9 月合约的溢价上涨了 160 点,10 月合约上涨了 145 点,这表明巴西大豆的需求依然很高。”
下图显示了 2025 年巴西大豆出口量预测。
根据 MD Commodities 公司合伙人 Ismael Menezes 的分析,巴西预计仍将继续稳居主要供应国的领先地位。
美国大豆需求疲软以及即将到来的美国大豆收割季,预计将对芝加哥市场价格构成进一步压力。过去 12 个月,大豆期货价格已下跌近 10%。
“受美国收获季影响,芝加哥市场价格或将下滑,但出口溢价仍将保持坚挺。”Menezes 预测表示。
来源:Wilson S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