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田港已积压超过20,000万箱出口货柜。根据安排,每天开放接收5,000个,目前处理能力只有平时的1/7。
中国深圳盐田港如此,放眼全球,各地集装箱港积压拥堵现象只会更加严重。

盐田港(图片来源:第一财经)
635公里远的大港——洛杉矶港,同样淹没在集装箱的海洋里:4月份946,966个标箱(TEU),同比增长37.2%。
过去一个月,美国从亚洲进口集装箱实现同比31%增长,达到157万个TEU。这样的局面下,港口拥堵成为常态。就在几个小时前,赫伯罗特(Hapag-Lloyd)宣布在其跨太平洋西海岸服务中跳过奥克兰港,何时恢复根据港口拥堵疏解情况而定。

集装箱船停满了美国西岸奥克兰港码头(图片来源:LA Times)
马士基(Maersk)表示,洛杉矶港和长滩港的船舶平均等待时长从1周到2周不等,两大港口有约40艘船舶在排队;而奥克兰港船舶进港需要排队3周之久。
很多港口码头已经没有可供卸载集装箱的空间,直接拒绝了船舶停靠。
美国西海岸港口积压拥堵,排队时间过长,严重影响了班轮回航亚洲的班期,船只没法及时回到亚洲装载货物,拥堵几乎等同于取消航程。跨太平洋贸易的有效运力,因为港口拥堵、航次取消而再度受限。马士基认为,今年以来,亚洲到美西的运力已经损失了20%;预计从6月至8月底,运力还将损失13%。

长滩港码头(图片来源:路透社)

盐田港码头一、二期集装箱堆场(图片来源:Reuters)
有观点认为,从本质上讲,纯粹衡量集装箱、船舶和需要运输货物的数量,并不存在短缺。根本问题在于,从亚洲、北美、欧洲之间发运货物所需要的周期更长了。反过来更加占用运力空间,加重各类问题的极端程度。
更糟糕的是,运力的极度短缺意味着没有应对突发事件的缓冲能力。简单的船舶发动机故障,没有办法找到新的船舶来顶替;一个港口拥堵,没有办法简单地用绕行、分流的方式,找到一个不用排队等待的码头,这些都在不断给这个链条加压,全球供应链恢复常态的时间就越拉越长。
来源:探索新丝路
2021-06-08
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