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就此采访了山东港口,探寻山东港口“淡季”不淡、一马当先背后的“法宝”。
放大航线、市场核心资源优势
航线是港口的最核心资源。自成立以来,山东港口累计增加了51条航线,其中31条为外贸航线,相当于用一年半的时间赶超了以往青岛港三年增长的航线总数。

除了对航线的拓展,山东港口还积极下好市场“先手棋”。
记者了解到,早在春节前,山东港口就提前统筹组织各港口集团、各板块公司组团出击,对接市场和客户,以一体联动为客户定制“一站式”服务,强化业务协同;召开商品车业务专题会,围绕重点客户和腹地市场进行集中研讨,用下好“先手棋”赢得先发优势。
节后,山东港口还马不停蹄召开集装箱船公司新春港航交流会,合力探讨“上航线、换大船、扩舱位、拓中转”,创造更优发展环境;与安徽省港航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对接“通江达海”优势,延伸山东南下的水路交通网络,服务“长三角”和中部崛起,并考察西安国际港务区建设,强化与作为综合交通枢纽港站的西安的融合对接,用一系列市场拓展操作持续增强发展后势,为生产提质增效创造了有利条件。
把执行力转换成“加速度”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山东港口素以效率闻名港航界,集装箱“振超效率”、铁矿石“孙波效率”、“连钢创新团队”自动化码头效率等誉满全球。在2月份的发展中,山东港口自身的组织力、执行力起到了关键作用。

同时,地处“一带一路”海陆十字交汇点的山东港口实施海陆一体化的物流模式,努力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
其中,2月份,青岛港强化与船公司对接,全力减少春节停航停班,增开加班船24艘次,助力舱位和空箱保供;烟台港全力确保日本进口LNG罐箱航线安全操作,2月份完成进口罐箱环比增长36%;渤海湾港积极推动散货进箱,2月份开发膨润土新货种,完成1400余箱;航运集团努力保证春节支线运行不停,全月完成运量5.95万标准箱,同比劲增31.7%;物流集团抢抓今年春节内地出口旺盛势头,与铁路等部门密切协作,全月完成海铁联运箱量19.5万标准箱,同比增长17%。
一体化改革赋能加力
经过一年多的整合、融合,山东港口一体化改革正在逐步释放改革红利和发展动能,各港口协同发展,因势利导打造活跃的新增长极,下活了山东港口“一盘棋”。

“如果用一个坐标系来解析2月份的山东港口业绩,我们会发现,以主业高质量发展为主线的纵轴始终稳定强健,而横轴代表的业务、服务创新枝繁叶茂,象征着港口软实力持续优化、产业链不断集成延伸。”山东省港口集团相关工作人员说道。
“淡季”不淡、起势良好,山东港口正紧紧借助中国经济的韧性、活力积蓄力量,深度融入新发展格局,期待着实现2021年的新跃迁。
来源:中国水运网
2021-03-14
5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