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口岸改革红利“护盘”港口经济指标逆势增长

2021-02-26550
  2020年,舟山口岸以深化通关监管改革创新为牵引,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货物进出口整体通关时限分别压缩至30小时和2小时以内;保税燃料油加注完成470万吨、增长15%,增量与增速均领跑全国,其中12月完成56万吨,创全年单月新高,港口经济指标实现逆势增长。



  抓好统筹协调

  破解逐级审批难题,并联办理重大项目,浙石化1—6#、新奥LNG、澳牛进境加工项目等码头均按时获批临时开放,推动黄泽山油品储运、长宏国际再生利用、新基海工等5个项目通过省政府验收,实现对外开放启用和产能释放。

  加大改革创新

  创新铁矿检验监管优化,实现检验市场全面放开;上线国际海事服务智慧通关2.0版,整合完善保税油加注“一口受理”平台和船舶供退物料通关服务平台,拓展海事、边检监管服务功能,完成与保税船用燃料油智能调度系统的数据共享,简化企业申报流程;创新“国际航行船舶转港申报数据复用”并在全国推广,企业申报耗时由原来1小时减少到最短5分钟。



  争取政策红利

  争取宁波舟山港一体化通关政策,升级完善舱单申报系统,实现“两关如一关、转关如转场”的跨关区国际转运业务,目前该政策全国仅宁波舟山港启用;争取《服务促进长三角航运枢纽建设十项举措》等多项国家新政,为国际航行船舶加油与修船业务创造便利条件,吸引更多船东入驻我市。

  来源:浙江自贸试验区综合服务中心、舟山市港航和口岸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