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1 中国进口重质原油油种统计,来源:隆众资讯
中国主要进口重质原油的油种如上图所示,近年来看,我国常见进口的重质原油大约有16种左右,年度进口量约5630万吨左右,大约占进口原油总量的9.5%。沙重、马瑞、卡斯蒂利亚的进口量较为靠前,但2019年第四季度后马瑞的进口量出现收缩。沙重进口量大约占重质原油总进口量的22%,多为中石化、大连恒力、浙江石化等企业进口使用,山东独立炼厂使用较少。卡斯蒂利亚的进口量占比也高达20%左右,受到中石化及山东东明、京博、科力达等生产沥青的独立炼厂的青睐。产自伊拉克的巴士拉重进口量也较为可观,除中石化有进口使用外,山东独立炼厂中的京博、弘润和齐润等企业也有进口。值得注意的是,我国从2019年开始进口产自加拿大的冷湖原油,合计进口近221万吨,增幅最为明显的即为8月,同比增长545%,此油种作为马瑞的替代油种进口量骤增。除此之外,来自马来西亚的冷混原油同样作为马瑞原油替代油种,也有较为明显的进口增长。

图2 中国进口重质原油来源区域,来源:隆众资讯
中国进口重质原油来源地如上图。可以看出,中东、南美洲、非洲、亚洲及北美洲为我国重质油的主要来源地,中东近几年一直是我国进口原油的主力地区,我国从此地进口的重质油数量同样领先于其他几个地区,占比接近54%,产自中东地区的巴士拉重和沙重等在我国有广泛的使用。进口量次之的即为南美洲,近两年在我国较为紧俏的卡斯蒂利亚、荣卡多重及那波均出自此地区。

图3 中国进口原油轻重质比例图,来源:隆众资讯

图4 中国进口原油品质比例图,来源:隆众资讯
从我国20个主要进口油种的统计来看,我国进口原油整体呈现“中质、高硫、低酸”的品质特征,从主要油种的具体性质来看,中质高硫低酸原油占比为55.42%,位列第一。紧跟其后的为中质低硫低酸及中质含硫低酸原油。整体来看,中质原油占比最大,为76%,其次重质占19%,轻质为5%。像我国进口量较大的巴士拉轻、沙中、阿曼原油均为中质、高硫、低酸的品质。而作为马瑞的替代油种的冷混、冷湖原油均为环烷基重质原油。从山东独立炼厂进口重质原油的情况来看,其占中国进口重质原油总量的比例约为16-17%。
总体来看,我国进口重质原油的数量偏少,重质原油多用于掺炼或是沥青型炼厂的原料,中质原油依然是国内炼厂加工的主力群体。
转自: 隆众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