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海关数据显示,2016-2020年燃料油进口量呈倒“V”型走势,最高值出现在2018年收于1665.85万吨,最低点收于在2016年的1176.85万吨。
2016年燃料油进口量走低,主要原因在于2015年底原油“双权”对于地炼放开,燃料油进口主体从前期的地炼转变为保税船用油供船企业。而2016年全球航运运输放缓,保税船用油需求下降,利空中国燃料油进口量下降至低点。
而2018年BDI指数低位上行,国际贸易需求增加利好航运运输需求向好,保税船用油销量增加。加之受新的消费税政策影响,有部分炼厂尝试加工进口燃料油以谋求效益最大化,燃料油进口量受益增加。

2020年中国燃料油进口量同比下跌明显,主要原因在于国内炼厂开始生产低硫重质船燃,中国保税船用油对外进口依存度下降。2020年IMO低硫化公约正式实施,低硫重质船燃供应成为业者普遍关注的焦点。
受燃料油一般出口退税政策发布以及4月底商务部授予中石化、中石油等5家企业共计1000万吨的出口退税配额的落地,国内炼厂生产低硫重质船燃积极性得到提升,中国进口燃料油总量下降。
2020年1-9月份,进口量最高位出现在5月份为160.02万吨,主要原因在于4月份原油深跌利空燃料油价格跌至低谷,供船玩家对于燃料油采购需求增加,利好进口量达到年内高点。
而最低点出现在7月份,燃料油进口量为61.84万吨,主要原因在于公共卫生事件影响国际航运运输需求下降,加之6月份国内低硫重质船燃产量增加,叠加部分供船玩家出售前期囤货库存,低硫重质船燃国内供应充裕,供船玩家采购进口资源下降。

其中马来西亚以498.21万吨的进口量占据榜首,较去年同期大增147.11万吨或41.90%;新加坡燃料油进口量128.22万吨,同比大跌188.45万吨或59.51%;而来自韩国的进口量大幅增加39.16%至90.33万吨,主要原因在于韩国低硫重质船燃供应充裕。
整体来看,2020年1-9月份燃料油进口量明显下降,且保税船用油在燃料油进口量中占比下滑至89%,主要得益于国内低硫重质船燃实现量产。
来源:卓创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