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主导今年油价的因素来看,主要围绕着全球疫情的扩散情况及减产联盟的协议执行情况展开,而对于其他的消息面,如地缘政治、各国经贸关系等影响因素,原油市场显然采取了主动屏蔽的态度。

3月底至4月初,是全球疫情数据大爆发的阶段,导致全球原油需求一度降到了81百万桶/日附近,创下了近十年以来的最低值。自5月份起,亚洲及部分欧洲国家开始放开封锁,全球的原油需求开始进入回升阶段,但由于美国、印度、非洲等石油消费大国仍是疫情扩散的重灾区,使得原油需求受到抑制。截至7月份,全球的原油消费量同比依旧缩水了7.8%。

自5月份起,史上最大的减产联盟开始执行减产,虽然此次减产联盟的基础十分薄弱,但在美国做出表率的前提下,减产有序进行。虽然有个别产油国并未完全执行减产协议,但承诺将在三季度补齐减产份额,这对于有效控制全球原油供应来说,发挥的作用是不可小觑的。截至7月份,全球的原油供应量同比缩水了11.7%。
由于全球原油供应量的缩水比重大于其需求量的缩水比重,因此对于原油市场来说,依旧是利好略占了上风,这也是支撑WTI站稳在40美元/桶上方,并小幅震荡上扬的主要支撑力。
原油市场长达半年之久的供应与需求之间的博弈,令市场显出了疲态,进入下半年后,虽然先后有中东局势不稳、中美关系恶化、自然灾害天气等因素出现,但对于油市的影响十分有限。可以说当前的国际油价正处于修整期,这主要是对上半年巨幅波动的调整,令油价更符合当前市场的基本面规律而运行。
来源:金联创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