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当前新冠疫情阴霾笼罩之下,情况显得格外严峻。
海上战疫 悄然打响
对于滚装船航线而言,运转效率高、挂靠港口密、班期要求严,物流配装系统是其效益的重要基础,滚装船的每一辆车都是通过陆港联运配送至固定的出海口准时出港发往全球。近年来,烟台港的整车外贸一直稳居全国前三,就是得益于烟台港口稳定可靠的服务保障。但众所周知,近期内日韩的新冠疫情迅速蔓延,烟台港口已成为烟台市疫情防控工作的新的重点和最大的难点之一。一边是经贸需求和客户信誉,一边是数百万人口的城市和刚刚有所缓和的新冠疫情,电话让正在调度室督导防疫工作的站长孙昕初陷入了沉思,该船2月22日离开韩国,13天时间,这个周期恰恰处在安全隔离期的边缘,4名船员却在这时出现群发性发烧现象,作为引航站防疫领导小组组长,孙昕初深知这些信息中存在的重大疫情风险,同时他也非常明白,如果直接拒绝船舶进港,会对船舶和港口带来巨大影响。防疫工作无小事,引航服务是客户申请更是责任担当,孙昕初果断将情况上报市交通局疫情处置领导小组,并立即启动了引航站防疫应急反应机制,一场艰巨的防疫战“疫”悄然打响。
“军令”如山,勇士出列
在接到局领导的指示后,引航站决定对该船采取先引航进港,便于有关部门在严密做好疫情防控、又不耽误装货的同时对船舶人员进一步的检验检疫确认疫情。针对本次引航任务,引航站防疫领导小组办公室在详细听取了各方信息后,迅速研究形成了一个严密的“特殊”引航计划。
3月4日17时,引航站对在岗的引航员进行仔细筛选,最终选定4名技术优良、心理素质过硬的引航员分成两个“冲锋”梯队待命,选定的引航员甚至都没有时间与家人取得联系就迅速进入了一级战备状态。
调度室主任杨春岳现场对冲锋队员们进行动员和部署,虽然疫情爆发以来引航站多次组织过防疫知识培训,但是真要直面疫情风险一线,引航和防护安全兼顾的每一道程序,每一个细节,都要做到严密准确,不允许出现任何失误,这对于这些平素里指挥超级巨轮的引航员来讲也是个巨大的挑战。
冲锋者,引航人。面对悄无声息的风险,他们毫无畏惧地站到了战斗的最前沿。
周密计划 科学组织
引航站调度室按照疫情防控要求在进港前、保持与代理、港口和检疫部门的密切联系,对全船船员的体温进行动态监测跟踪,以随时了解船舶疫情信息;办公室迅速准备好充足的防护器材,并紧急调用生产专车负责交通运输,设计好引航员下船后到应急隔离点的行车路线和车辆交接方式,以确保引航员对外零接触;协调轮驳公司做好拖轮防御措施,保证拖轮的完整防疫隔离;为尽可能减少引航员与船员的接触风险,引航站事先与船长约定,引航员在船工作时间除驾驶台保留三名船员配合引航员工作外,要尽可能少引航员与船员接触机会,船上隔离防护设备缺乏,引航站提前无偿将6套防护装备送上船,在引航员作业期间驾驶台人员要确保防护装备完善。


风急浪高 危险重重
3月4日下午18时,一级引航员鲁成山、冯志敏组成的第一梯度乘坐拖轮整装出发。
“林恩”轮船长232米,吃水7.4米,此时烟台港外西北风七级,浪高达2.5米,滚装船超大的水上受风面积使其很难控制船位,船长在登船点努力做好下风,引航员乘坐的拖轮顶着大风浪的颠簸,经过数次尝试,终于顺利登轮开始实施进港引航任务。
全身上下被隔离装备严密包裹,这给引航员的指挥操纵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护目镜很快被水汽糊住,使原本盲区超大的滚装船的夜航了望变得异常艰难;身着隔离服和棉衣在24度以上的驾驶台内,引航员很快就大汗淋漓、浑身湿透;双层口罩防护,不仅妨碍引航员与船长的指挥交流,也极易令引航员的精神状态因缺氧受到影响,为引航安全带来额外风险。
凭借过硬的职业素养,出色的引航技术,克服重重困难,两名“白衣战士”经过2个半小时的艰苦努力,最终将“林恩”安全靠妥烟台港35泊位。
枕戈待旦 不辱使命
由于“林恩”轮班期紧张,次日早上着急开航。为尽可能节约引航力量,减少引航人员的一线参与风险,为船舶提供尽早的开航服务,节约其停港时间成本,在船靠妥35泊位后,经过抗疫领导小组研究,决定安排离船后的两名引航员当晚就近在港内泊位附近简易房内隔离待命,方便次日第一时间再返回船上实施开航任务。
3月5日8时,“林恩”轮在烟台装载了127台汽车后,所有缆绳全部解清,在两条拖轮的护航下缓缓驶出烟台港,引航员鲁成山、冯志敏再度引航。
此时的烟台港,经过一个夜晚后已变得风平浪静、波澜不惊,天空也清澈湛蓝,鲁成山、冯志敏两名引航员身着雪白的隔离防护服,再次站在驾驶台中,宽大的护目镜和厚厚的口罩挡住了他们的表情,但是他们的心里却思绪万千。
一个夜晚的风浪终是过去了,引航人深爱着这片港湾,无论浪高,无论风疾,因为他们是这片海的守门者,是这片蓝色国土的耕耘人,他们同样也坚信,这场疫情,在无数抗“疫”斗士的艰苦奋斗下,在全国人民众志成城的守望相助中,也一定为“毒”气尽散,和风畅吹。
离船时刻,韩国船长郑重地提出来,为了纪念这次特殊引航,一定要跟引航员合个影。他还说,要把照片发给国外的船东和租家,让他们知道烟台港正在发生的抗疫故事。拍照时他挑起大拇指感动地说:中国引航员,真棒!
来源:烟台新闻网大小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