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远海运老一辈航海家张启令船长指导抛锚

2018-10-161814

王以京高级船长

  这是中远海运高级船长王以京在1991年10月撰写的一篇文章。

  我与王船长同在张船长手下当过驾驶员,我们都有共同的感想和体会。

  他告诉我在当年与张启令船长同船时,不但学到了做船长的职业道德和为人处世,也学到了张船长很多船舶操纵的技能。本稿叙述了王船长在张启令船长手里学习船舶抛锚的过程。本篇不是论述抛锚的论文,仅仅提供给大家学习、弘扬老一辈航海家们的精神,以及高尚的职业情怀,对船长肩上的责任尽责的态度。
  

王以京船长和张启令船长

我与张启令船长

  张启令船长指导抛锚

  (一九九一年十月 日本大阪)

  每当看到船长制服上绣着的金色的锚,内心总是有一种职业的亲近感。这一图案并非是服装师随意的设计,也绝非仅仅为了装饰和美观,连同我们的帽徽也是醒目的锚,可以说,锚就象征船长的符号。

船长帽徽

我戴过的船长大盖帽以及大副、船长肩章、臂章

  事实上,在船舶的实际工作中,锚与船长是息息相关的。

  锚是船舶的主要的设备,船舶航行到达港口锚地等水域,需要等候检疫、等候泊位,又或躲避风暴,或在海上安排人员上下、装卸货物,都要抛锚停泊在水上,可见,锚是船长必须要使用好的业务技能。
  

船长制服和帽子、肩章和袖章四条杠

  船长在驾驶台指挥抛锚是看不见锚的,锚扔到水下,同样也看它不见。既然看不见,又必须要把锚抛好抓住海底,使船牢固地停泊在水上,这里面就很有点学问和讲究了。先要将锚爪啮入海底,使它的爪抓住海底,而后使送出的锚链平卧水底,船依靠锚爪的抓力和平卧在海底的一定长度锚链与海底的重力摩擦,才使得船舶能够抵御外界风流的作用,安稳在锚地上。设想,假如数吨重的锚扔到水下,锚爪没有啮入水底泥土,锚链又在海底打团,那么,一旦海上的风力、潮流加大,船就会漂移走动,那便是走锚,这就非常危险,会危及相邻的锚泊船,弄不好甚至会发生碰撞。
  

船舶大锚(14.6吨备锚)

  船长常常为寻找锚位而苦恼,有的锚地水域狭小,好不容易选定了锚地,却发现与周边的船离得太近不安全,有时,没有抛在选择好的位置点上,松下锚链后与他船少了安全距离,只能重新起锚再来,诸如此类的窘境时常发生,当此之时,每每困扰着船长的心,也实非一句话说得清楚。更有甚者,因抛锚不当,发生走锚,与临船相撞造成人身伤亡和船损事故的,有走锚遇风浪后触礁搁浅的,这些都成为航海史上的悲剧,也成为当事船长永远无可挽回的损失和沉痛的教训。

  我当大副时,张启令船长就告诫我,锚维系着船舶的安全,船长要重视锚和锚的设备,锚就像船长的第二生命。每次上船接班任职,都要详细了解锚的情况,了解链环的磨损,自己都要做到心中有数。

  每次抛好锚,都要亲自到船头仔细检查锚链的变化,检查锚链标志是否清楚。他语重心长地说,做船长最重要的是责任心!国家把这么大的船交给你,我们就要把船开好管好。

  张船长还向我讲述他自己的一次亲身经历,那是他从欧洲接船后装货,船在法国马赛港外抛锚,起锚进港时,绞到一半时,发现右锚的锚链断了,一半的锚链和数吨重的大锚还在海里,经检查拉上的锚链发现,中间的链环的连接卸扣铅封掉落松脱。

  无奈,进港在即,只能先保证靠泊装卸。期间,船公司给予极大关心和安慰,表示回国后可以将备用锚装上。领导虽这么说但张船长认为,船首的两个锚犹如船长的双臂,缺一不可,他决定无论如何要找回那只锚。

  在船靠泊装卸货期间,他查看海图,对锚位周围海底情况做了详细的了解,对锚链当时抛下海底的走向都标示在海图上。待几天后出港,凭着在海图上标示清楚的锚链方向和长度,船拖着左锚,一遍一遍地拖锚寻找。通过适合环境的科学操纵船舶拖锚,耐心地梳理。丢失的锚链终于被左锚勾住了。然后,张船长谨慎操纵船舶,让船首大副慢慢绞锚,随后再用钢丝绳扣住露出水面的右锚链,将好不容易勾上的锚链双保险拉住,奇迹般地捞起了锚链,再用左锚把那躺在海底的右锚拉上了船。
  

船锚

  我和张船长同船,每当抛锚,他总是在离开锚位1、2海里,才叫我到船首准备。基本上,待我和水手长或木匠将锚备妥,就抛锚了,从不费周折。这也是张船长了解船舶大副和水手长、木匠的性格和行动特性所作出的考量,以确保船舶及时下锚又尽可能保障船首人员正常休息,免除疲劳、寒冷或高温下在船首的等待时间。体现出张船长人性化关怀海员弟兄们的通常做法。

  抛锚体现出船长的船艺,能自如地使用好锚,就需要不断地在实践中历练。

  船上各个职别各负其一摊子工作,只有在自己提升以后,才真正知道上一级职别工作的具体情况。就如我当大副时,除了发电报,并不了解船长到底需要做哪些工作。

  在我与张船长同船期间,一次,船抵达日本大阪,代理来电要求按锚位定点抛锚,张船长让二副代我到船头去,特别要我留在驾驶台,看定点抛锚的全过程。他说:“掌握了定点抛锚,今后你当船长抛锚就不用担心了。”

  此时,船徐徐驶向锚位时,周围已经有不少锚泊船了,当时的环境已经不允许迎风迎流。

  张船长说,那就因地制宜,以熟知的本船旋回半径参数抛短锚。然后利用风流的作用,以锚为原点偏转达到指定锚位点。确保与她船留出安全距离。

  随即,张船长一边指挥船前进,一边给我讲解用锚的原则和要领,讲用左、右锚的区别。待船抵达锚位点,就将锚抛了下去,干脆利落,毫不拖泥带水。

  事后,我根据这次定点抛锚中,张船长当时的车、舵使用,都做了详细的记录,并在当船长后的实践中大胆地研究发挥。

  记得那次自新西兰回到上海港已经是寒冬腊月,长江水道大雪纷飞,视线仅3-5百米,代理电告,港内拥挤,如等着安排引航员,还要等两天。

  当时泊位空着就是进港困难,领导热切希望船长能为公司排忧解难。面对恶劣的气象条件,我决定自己驾驶进港。

  我一直认为,船长的个人能力再强,一个人是无法驾驭好船的。所以,船长没有理由自负或神气凌人。我们应当重视全船团队的凝聚力,善于发挥每个驾驶人员的才智资源。

  在急流的航道中航行,大家全神贯注,相互提醒,沿着浮筒一个一个走进来。到吴淞锚地已经接近傍晚,交管中心要求我船在锚地抛锚,等候检疫后进港。

  此时的锚地,满天皆白,西北风鼓着鹅毛般的大雪飞舞,视线只有二三百米。锚地上的船很拥挤,从雷达上观察,交管中心给我船的锚位要穿过几条锚泊船,而后在两条船的中间下锚,仿佛是给我的一次实操考试。

  从风流情况看,我们满载的集装箱船的受风面积大,顶风下锚是最稳妥的操纵方式。但从其他船边绕过后,再调头已没位置,时间和环境空间都无法允许我按常规下锚。于是,只能到了位置即控制速度抛锚。
  

已经抛锚的锚链。请问现在抛了几节锚链?

  一瞬间,张船长的那次大阪定点抛锚又历历在眼前。

  急流迎风中,我抵达了锚位点,我令大副抛下右锚,拉住松链,煞住!

  那晚,船在锚地稳稳当当。北风夜静,雪停,透过舷窗,月光明媚,船安然无恙!

  常常想起张船长在航海技艺方面的言传身教,想起我们一起从烟台开出后经过北城隍岛时,遇到密集的渔船群,张船长谈笑风生,泰然自若地指挥驾驶,穿越在渔船群中,那种驾驭自如的心理素养和良好的船艺,给我留下难忘的印象。为我后来的驾驶操纵和抛锚技艺的提高,为我当好船长,都获益良多。
  

大副、水手长在船首抛锚作业

  海运圈聚焦专栏作者 航海衣羊

  http://weibo.com/huyuexiang(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