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海事局打造PSC团队的经验之道

2016-08-311669
  
       在拥有全球一流航运公司和一流航行船舶、集装箱吞吐量全球排名第一的上海港,每年需要接受PSC(港口国监督)的船舶约占全国总量的十分之一。然而,在如此大体量的检查中,近几年来,上海海事局PSC检查官们不仅没有收到一起投诉,反而收到滞留船舶负责人的感谢信;在如此繁忙的工作中,他们不仅做到让每一个缺陷认定无懈可击,还挤出时间编译更多的教材自我培训,更是在2015年全国直属海事系统船舶安全检查技能大比武中荣获团体第一名。

      面对如此非凡的成绩,记者在想,这是一支怎样的队伍?成绩背后又有哪些故事?
      
      抓基础 让每一个细节无懈可击

      再过一阵子,一本千余页的《港口国监督手册》中文译本就要完成。这是上海海事局船舶处从去年就开始着手的一项工作。

       熟悉PSC工作的人都知道,仅是将几大本厚厚的公约以及500多个缺陷代码熟练掌握,就需要花费很大的功夫看、记、练。

       但在工作上精益求精的上海PSC检查官看来:“我们不仅要在公约代码这些硬杠杠上达标,还要在PSC的‘软知识’上过硬。”据上海海事局船舶处PSC检查官胡荣华介绍,公约是船舶各项指标所要达到的标准,而《港口国监督手册》(PSC MANUAL)则明确规范了检查的程序,即从上船检查的流程到缺陷的描述以至报告的形成都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对PSC的公正、透明有直接的指导意义。”胡荣华说,但遗憾的是,因为一直没有中文译本,这本手册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据了解,为了编译这本手册,上海海事局从各分支局抽调骨干力量,集中在洋山港PSC实训基地,除了吃饭睡觉外,其他所有时间都在翻译、讨论,或是上船实践。

      编译《港口国监督手册》只是上海海事局近些年以工匠之心对待PSC工作的一个缩影。为了将“正规化”真正落到实处,上海海事局不放松任何一项与PSC相关的环节和要素,努力将PSC工作基础夯牢打实。

       所以在PSC检查官的微信群里,大家会经常对某一缺陷的英语描述进行讨论,而累积到一定数量,该局将其汇编成册并应用到每一次检查中去,让每一艘进入上海港的外轮都能从缺陷报告中感受到中国PSC检查官的严谨和专业。在繁重的工作之余,他们会挤出时间对东京备忘录和巴黎备忘录近几年的经典案例进行翻译和研究,并出版了《东京备忘录和巴黎备忘录港口国监督研讨案例集》,通过这一工作来反思自己工作中的不足。上海海事局更是将PSC检查官的实践培训场所延伸至航运企业、船舶通信导航中心、救生筏检测中心、船厂等单位,让检查官们从源头加强船舶知识积累,力争对每一个缺陷都能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

       细节决定高度。这些看似最基础的事情展现出的却是上海海事局PSC工作始终秉承的工作理念。也正是因为这些扎实的积累,2015年全国直属海事系统船舶安全检查技能大比武中,在知识竞赛抢答环节比分落后的情况下,上海海事局3名参赛选手毅然选择分数最高难度也最大的风险题,最终成就了上海海事局团体第一名的最佳战绩。

       培沃土 从“小海狮”到“精锐之师”

       如今已是上海海事局PSC精锐之一的梁迎青至今还记得,2011年刚入职没几天,他就赶上了该局组织的第一批“小海狮”培训。在经过1个月军训、4个月理论学习、7个月模块化实训后,他被分到洋山港海事局,拜师胡荣华进行“一对一”带教。正是基于培训结果的评估,他被发现是功底扎实的“好苗子”,也就确定了从那以后他从事专业技术要求高的PSC之路。

       如果说“小海狮”培训模式是梁迎青式复合型人才起步的“黄金台”,那么以学促产则是上海海事局加快“橄榄形”人才梯队建设的重要推力。在该局9个分支局里,都有主题不一的学习小组。以吴淞海事局为例,成立的就是以船舶、危防业务学习为主题的蓝鲸兴趣小组。

       这些兴趣小组通过承接上海海事局年度项目,让学员在学习中达到培养人才的目的。前文提到的《港口国监督手册》正是以蓝鲸小组为主力,同时调动其他PSC骨干力量共同完成的作品。

       而通过参加各种大赛,以赛代训,PSC精英人才在淬炼中脱颖而出。

       正是在这种成熟的人才培养机制下,近几年来,上海海事局PSC人才涌现,铸就了今天上海PSC检查的“精锐之师”。

       在所有这些培养模式中,有着上海PSC“三剑客”美誉的胡荣华、孙玉杰和顾智勇所起到的传帮带作用功不可没。

       “一次我拿着刚写好的论文找胡荣华把关,结果他让我把电脑搬到他的宿舍。连续10个夜晚,我俩逐字逐句地斟酌,反复谈论。”梁应青回忆说,“我师傅说我们的一 言一行都代表着中国形象,这句话成为我工作中的座右铭。”

      除了上海海事局统一的规定动作外,在PSC检查官这个小团体中,也有更为个性化的自我培训方式,比如每季度一次的案例会,每年数期的研修班等。

      而且,更值得称道的是,浦东海事局和洋山港海事局“阳光安检”和“蓝盾安检”品牌,一个以服务扬名,一个以专业著称,推动着上海安检工作不断向更好的水平迈进,也鼓励和吸引着一批又一批海事青年加入到船舶安检的队伍。

        从“小海狮”到领军人才,从自我培训到打造安检品牌,上海海事局为培育安检“精锐之师”积淀了一方沃土,在这里,播撒希望,梦想起飞。

        重服务 让外轮船长心悦诚服

        从9月1日开始,一年一度的东京备忘录大检查即将开始。这几天,浦东海事局船舶处的 PSC检查官们召集辖区船级社、船东以及航运公司等相关部门,一起就今年检查主题——船舶的系固设备在公约中的相关规定及技术难点进行集中讨论。

       原则上说,作为检查方的上海海事局只要按照公约要求进行严格检查即可,无义务对貌似“对立”的被检查方给予“考前培训”。

      “我们的目的是打击低标准船,而不是提升滞留率。”胡荣华告诉记者,正是基于这样的检查目的,相伴而生的主动服务精神和作风一直在这支队伍里薪火相传。
所以在洋山港海事局发生的另外一则案例,现在看来也不足为奇。

      一艘德国籍大型集装箱船于当日8时靠泊洋山盛东码头,计划于24小时后开航,但因火警报警系统无法正常工作被滞留。

      在向其他船公司求助相应配件无门后,船方只能致电洋山港海事局。让他们意外的是,该局已经开始在港区内的其他船舶上帮忙查找这种配件。

      当晚23时,检查官重新登轮,并带来了所需备件,帮助船方进行了安装调试,同步进行了复检,顺利签发了解除滞留的通知。而检查官带来的配件竟然是在海事巡逻艇的备件仓库找到的。

      德国籍船长亲笔写下感谢信:“这是我在全球范围内经历无数次港口国安全检查从未体验过的,我看到的不仅是中国PSC的严格,更看到了中国海事的服务能力。”

      几年来,上海海事局PSC检查官在不断提升自身能力的同时,更是借势发力,拓展服务范围,提高服务品质。

      据了解,国际船级社协会中的成员,绝大部分都将上海作为其远东中心。于是,每当PSC检查官船舶开出缺陷或滞留通知书时,在船长通过代理、船公司、船籍国船级社层层上报情况的同时,上海海事局也会将检查结果及时反馈给相关船级社,船舶缺陷整改效率和质量大大提高。

      就是在这种真诚的互动交流中,PSC检查官遇到各种技术难题都可以在船级社这个“朋友圈”中得到最权威的解答。“借助这个技术高台,我们可以对船舶检查相关问题看得更远,研究得更早也更深。而这些知识又反哺到之后的PSC中,将船舶检验和PSC检查更好地融合在一起。”胡荣华如是说。

       正因为在严格的检查中融入温情的人性化服务,上海海事局PSC团队不仅收获了“零投诉”的成绩单,还有每一次开出缺陷或是滞留通知书之后所有船舶的心悦诚服。

      延伸阅读
      上海海事局PSC团队建设成绩单
      ●2015年全国直属海事系统船舶安全检查技能大比武中荣获团体第一名。
      ●2016年,上海海事局派员代表东京备忘录PSC检查官赴巴林对利雅得备忘录的港口国监督检查官进行授课和实船带教。这成为我国第一次在港口国监督方面的技术输出。
      ●2014年和2015年,上海海事局分别有1张和3张缺陷照片荣获东京备忘录“最佳缺陷照片提名奖”(评比范围为东京备忘录所有年度的数千张缺陷照片中选),成为不仅连续两个年度获得此项奖项,也是目前中国唯一获此殊荣的直属海事局。
     ●上海海事局创新研究制定中国籍船舶选船机制,并开发相关系统软件,于今年7月1日上线试运行。该机制借用东京备忘录PSC理念,将以时间为周期的中国籍船舶选船机制调整为以风险等级为主的选船机制,综合运用海事现有大数据、诚信管理等信息支撑,是“后签证”时代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的有效探索。

     海运圈聚焦专栏作者:China PSC

     本文版权 CHINA PSC所有,未经允许不要转载。

     想阅读更多有关港口国监控的信息和咨询请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 China PS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