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海事舞台上的“中国好声音”

2016-07-111122
  中国海事局一直重视港口国监督检查(PSC)工作,鼓励港口国监督检查官(PSCO)从日常检查中提炼一些有意义的提案。中国港口国监督在国际舞台上也逐步彰显出勃勃生机。近年来,中国港口国监督的频次和力度都有明显的提升。根据权威数据统计,2015年中国海事PSC的活跃度位列全球第二,仅此于美国海岸警卫队。通过大量的PSC检查,PSCO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于公约中的不完善条款和“灰色地带”有了更加全面、更加合理的解释,并获得业界的充分认可,最终通过向东京备忘录和IMO提交提案,达到完善公约、消除灰色地带的目的,努力实现“航行更安全,环境更清洁”的目标。

  4月,福建海事局组织编写的《关于新增下穿通道CO2输送管路布置要求的提案》顺利提交国际海事组织5月份召开的第96次海安会。该提案关注到当前集装箱船舶下穿通道的CO2管路多用法兰连接,存在泄漏风险,若有CO2从管路中泄漏,在该通道行走或作业的船员将难以发觉并可能迅速昏厥致死,从而形成了因船舶新型设计及构造未被注意而存在的安全隐患。提案提出修改现有国际安全标准、以消除该安全隐患的建议。提案体现中国海事局和国际海事组织“保护海上人命安全”的宗旨,引起业界广泛关注。

  

  6月,从IMO官方传来的消息,浙江海事局主导编写的《关于在全球范围内实施船舶能效PSC检查导则的建议》提案已正式列入IMO综合履约分委会第三次会议的议题。该项提案主张将已在亚太地区港口国范围内平顺运行一年余的《船舶能效规则PSC检查导则》(以下简称《导则》)以修正案的形式加入到《2009年MARPOL73/78公约附则VI港口国监督导则》(MEPC.181(59)决议),使该《导则》成为全球港口国监督在能效规则方面的唯一技术标准。提案将于今年7月在伦敦举行的IMO综合履约分委会(III)第三次会议中进行讨论,若通过,将成为首个中国海事制定的全球性检查规范,从能效规则方面有力维护国家和行业利益,有力提升中国海事在国际技术标准方面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中国海事在深度参与重大国际谈判事务及国际区域合作、引领主导国际行业标准方面的成功经验和案例仍较少。中国海事将继续通过积极的课题研究、提案撰写、外事交流等方式,在国际海事事务中发出更多的“中国声音”,增强我国在国际海事业界的话语权和影响力,维护国家和行业整体利益。

  本文版权 CHINA PSC所有,未经允许不要转载。

  想阅读更多有关港口国监控的信息和咨询请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 China PSC


  想看更多海运圈的专栏文章,请安装“海运圈聚焦” App

  
若您想加入海运圈聚焦的专栏作者队伍,分享您关于海运圈的故事和自己独到的专业知识,请给我们留言或发邮件至 news@hyqfocus.com。

  
微信中请点击 阅读原文 下载“海运圈聚焦”,或者长按下面的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