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海文化之探索(二)---航运文化

2017-09-282291



  前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

  文化研究的范围非常广泛,“摸不着,看不见”,有人说,文化是虚的,但事实上,文化却又影响着每一个人,在表面上体现着一个人的修养、面貌、精神和态度,根源上却是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影响和指引着各行各业实体生存、发展和创新的质量;因此,文化又是极其重要的,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建立“文化自信”,尊重、欣赏、交流和吸收外来优秀文化,在“文化自信”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包容和创建出更优秀的文化;有了“文化自信”,才能“文化兴国”,最后就是“文化强国”,这一理念,同样适用于每一个国家或民族,这将在”全球化”各国的特色发展中,在“一带一路”国家的互联互通实践中,具有可复制性和借鉴意义,影响深远、意义重大。

  回到本职航运业,很多航海界有识之士也在呼吁航海文化的重要性,但航海文化究竟是什么?很少见到有深度的解读,作为从事一线航运近20年的航运人,想说说个人的感受;但个人能力有限,就先做些微不足道的探索和尝试,抛砖引玉,望能籍此引起航运界,对航海文化实质性的讨论,这也是我辈航运人的使命。

  名不正,言不顺,只有去定义和正名,才能确定其根源和范围,才能展开有效的探索;定义和正名的探索过程,就是去研究、发现它们的共性和不同的过程,就是去理清它们内部的关系逻辑和外部不同的过程;期望大家能够积极参与进来,理清思路和发现不同,建立科学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论,建立精益求精、持续优化的质量和标准体系,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航海强国事业做出一份努力和贡献。

  1. 先探讨下什么是文化?

  何谓文化?

  1.1 有人感叹,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比文化更难捉摸。如果试图分析它,会发现它的成分无穷无尽;如果想去描述它,它却没有固定的形状;如果想用文字来定义它,就如同要把空气抓在手里:除了不在手里,它又无处不在。

  1.2 文化有广义和狭义的定义,广义的“文化”泛.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所有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如 文学、艺术、教育、法律、科学等等。如“东方文化”“西方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等等;狭义的“文化”是指人们运用文字、图画、声音等人类感知工具的能力及一般的知识。如“学习文化”“文化水平”。

  1.3  文化的内部结构包括下列几个部分: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心态文化。

  1.3.1 物质文化是人类的物质生产活动方式和产品的总和,是可触知的具有物质实体的文化事物。如航海文物,航运工具---船、机、桨,在各个时代的实物,通过实物能感受到航海技术文明发展的历史。

  1.3.2 制度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组建的各种社会行为规范。如以IMO国际海事组织为主制定的国际公约和法规,船旗国法律,港口国法律,船级社标准,行业要求等等制度文化。

  1.3.3 行为文化是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以礼俗、民俗、风俗等形态表现出来的行为模式。行为就是个人、团体或组织的做人做事要合法合规、合情合理,并能尊重地方礼节、民俗即入乡随俗。

  1.3.4 心态文化是人类在社会意识活动中孕育出来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主观因素,相当于通常所说的精神文化、社会意识等概念。心态文化就是个人、团体或组织的做人做事的态度、方法论、价值观和人生观。

  1.3.5 有了好的心态---才会有好的文明行为;有了好的行为---才形成好的规章制度;有了好的制度---才能创造和优化出更好的物质---即产品和服务,人们常说“态度决定一切”!这个态度,是内心的主要表现,因此,心态文化是文化的核心。

  1.4 何谓文化?笼统地说,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确切地说,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

  1.5 何谓文化? 具体地说,文化是对人们文明程度的描述,借用网上较流行的,关于文化人的解读,很多人看后深受启发,”根植于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别人着想的善良”;文化,是人们对知识的融会贯通,是人们对经验的积累升华,是人们内心的修养,是个体或团体潜意识的自觉,是社会文明行为的规范,更是人们内心良知的自然表达。

  1.6 何谓文化?文化的几个主要特点:

  1.6.1 关于文化,不同人会有不同的认知和解读,不同国家、地域、民族也都是不同的,文化具有多样性;不同时代有不同的烙印,不同年龄对文化也会有不同的认识,文化是继往开来、不断更新的,文化具有生命力;文化,或许可以没有标准答案,百花齐放才是美丽的春天,各种真实的声音表达,才可能不断完善文化的内涵,可以求同存异、可以和而不同,文化是包容的

  1.6.2 关于心态,“一念天堂,一念地狱”,心态可以被情绪左右而失去理智去作恶,”冲动是魔鬼“;关于行为,行为做事需要关照各方、如法合理,而不会被其他干扰失去底线;关于制度,制度很容易、也很可能被特权和人情所践踏;关于物质,一架飞机造出来不容易,但毁坏只要一瞬间,文化又是极其脆弱的

  欢迎和需要大家以不同角度、广度、深度和侧重去发出真实的声音,表达自己的态度。

  2. 什么是航运?

  何谓航运?

  2.1 航运根源于人类对非陆环境的探索和应用:A.人们的航海货运活动简称海上运输即“海运”,航海界人们又通常称航海货运活动为“航运”;B.从事航空运输的人们,也通常把航空运输称作“航运”;C.甚至,航天运载火箭,从事航天运输活动的航天人。从人类的视野,宽泛地说,“航运”是人类作为陆生生物,为达到某种目的或满足某种需求,利用交通工具探索海洋、天空和太空,完成货物运输,从而达到目的和满足需求的实践过程。

  2.2 据以上,航运的研究范围可以有大致三个方面:航海运输,航空运输和航天运输。因此,“航运”或是人类作为陆生生物,运用工具探索和利用大海、天空和宇宙的共有名词。

  2.3航运的工具:海洋的交通工具,就是各种船舶、潜水器等;天空的交通工具,就是各种飞机、飞行器等;太空交通工具,就是宇宙飞船、航天飞机、载人火箭等;他们有一定的共性,由于海洋,大气层和太空是不同的介质,交通工具也有明显的不同,同时随着科技、材料的发展不断发展,随着环保、健康的要求提高不断提高和改变。

  2.4 航运的技术,“航运”的工具发展变化的历史,对应着人类科技发展变化的历史,按动力发展史,有风力-蒸汽机-汽轮机-内燃机--核动力等;按燃料有煤炭-汽油-柴油-重油-天然气-核燃料等等。

  2.5 因此,从事航海运输的人可以说是从事“航运”业,是航运人;从事航空运输业的人,也可以说自己是“航运”人;以后,航天运输发展到象航海、航空那样普通、平常,从事航天运输业的人员,同样,也可以被称作是“航运”人。

  2.6 航运的本质 ,世界商品贸易80%以上通过海运来实现,商品贸易的本质,是世界各国人们商品交换的全球化,商品的公平交换,提供了就业,满足了生活,是互惠互利,这些,依靠安全、高效、环保的航运来保障和实现;航运的互联互通,破除了垄断和隔阂,促进了交流和互信,是共生共荣,表现为航运的持续发展;贸易壁垒、垄断甚至战争是“逆全球化”,表现为航运的停滞、萎靡、中断甚至倒退;因此,航运的发展好坏影响着世界人们的就业、生活和交流,是世界人民的福祉,航运的发展程度标志着全球化发展的程度;航运的本质是全球化的互联互通,是世界各国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的桥梁和纽带。

  3. 航运文化的主要内容,这里只探讨航海的航运文化。

  3.1 航运人文化,广义的说海员、航运生产商、服务商、代理、船东、租家、海事、检验、经纪、保险等等所有与船货有关,靠船货运生存的人员和团队组织,都可以称为航运人;狭义的说,离船货最近的,保护船货甚至和船货共荣共生的,是广大的海员,海员的从业人员基数最大,海运环节的安全风险的长期性和不确定性,要靠海员去操作和掌控;海员在拥有一定的航海历练后,特别是资深优秀海员,上岸发展,一般都能成长为各航运业的高级管理人才和企业核心员工;甚至自己成功创业的,大有人在,因此,可以说经过航海历练的海员,这一航运人群体,是航运人中最典型的,且具有最广泛的代表性。

  3.2 航运工具文化---船:船体,船体材料的发展和船体设计的稳性、抗沉能力、减少阻力等设计方面的不断进步;以前能量来源有人力,风力,工业革命后,机械动力迅猛发展,蒸汽机、燃气轮机、核动力等技术发展层出不穷;桨的材料和设计发展;方向--舵;船舶内外的交流,海图、气象、通讯导航设备等等发展越来越专业和方便。这些工具,安全、可靠、节能、环保和人机友好等等方面的优化发展和进步,都是航运工具的文化,也是航运文化的组成部分。

  3.3 航运技术、管理和法律等当前或即将强制执行的航运应用文化对不同专业、不同岗位又有各自等级的要求和标准,它们又大体分为航海驾驶、航海轮机、海商、水运管理等等。航运应用的文化要与时俱进,合法合规,适应时代新要求,也标志着航运的门槛和水平,特别是要求高的认可组织RO(如船旗国,船级社)和一些行业组织(如OCIMF, RIGHT SHIP)。

  3.4 航海文物、历史、习俗和道德等约定俗成的非强制,但需要尊重执行的航运传统文化。航海文物是航海历史和文明的物证,具有时代的沧桑印记和信息;航海历史是航海的记录和记忆,是航海的经验和积累;航海习俗是对航海人和航海历史的尊重、理解和欣赏,也是航海文化的源头和根脉,是航海礼仪的艺术传承;航海道德是航运人与人为善、勇敢顽强、团队合作、同舟共济等做人的良知和做事的品质。这大概是博学和无知的不同,文明和野蛮的区别。

  4. 航运文化要描述的主体

  航运文化是经过实践和时间检验的,是取其精华,去除糟粕后,获得的财富;是选优,是精益求精,是持续的提高和不断优化的过程,也是宝贵的结果。

  4.1 优秀航运人文化是航运文化的核心

  4.1.1 优秀航运人需了解的三个主义:A爱国主义;B团队集体主义;C个人英雄主义;D三个主义,各自表述,各自侧重,内在联系,相互作用,即如何辩证统一?有条件妥协?如何共生和共荣?为何说爱国主义要放在第一(下篇文章将重点阐述)?人在国外,国家是你的依靠和标签,人将要上船,那条船将是你的团队和新家,人在岗位上,你的表现和绩效就是你的人品和信用;国家是你的大环境,是你走出国门的靠山,船舶是个局部的团队环境,是实现你价值,保证你人身安全的集体场所,岗位是展现你才华、能力、价值和品质的个人人生舞台

  4.1.2 一个人,没了国家,在国际上,就是个国际政治难民,海员在海上没了船,就只有生死漂流,民众没了岗位就是失业流民;所以航运人要爱国、爱船和爱岗,这些不是虚幻的,也并不遥远;只是我们习惯性的习以为常,国家、船舶和岗位支撑着航运人的生活,承载着航运人的梦想和希望。

  4.1.3 航运活动,是个人和团队的合作活动,船上一个萝卜一个坑,每个人有严格的分工,但又分工不分家;每个人都是航运安全的某个环节,个人契约利益要得到团队保障,不仅要求个人强大能独当一面,而且要求个人利益要妥协于团队利益;国家和每个人是共生共荣的关系,团队和个人是包容和有条件妥协、同舟共济的关系;个人和团队的合作活动,展现了国家和民族的形象和气质,团队合法利益受到国家保护,团队局部利益服从国家利益。

  4.1.4 个人再优秀,只有有了团队才能展现、才能走得更远,再出色的团队,也离不开国家的保护和保障;无国家何以立?无家身何以安?”,家的概念,可以是狭义的家,对海员来说,可以是船,对民众来说,也可以是安身立命的工作生活团队;三个主义,是否值得思考?

  4.2 具有优秀管理文化的航运管理企业,对ISM规则SMS体系,SQEH理念真正的理解,真正的贯彻和执行程度,标志着一个企业的优秀程度。优秀的企业一定有优秀的企业文化,会真正的“以人为本”,伟大的企业一定有伟大的企业文化,真正呵护员工,成就员工,反作用力,有成就的员工就会成就更伟大的企业,企业管理是相通的,阿里文化成就阿里,华为文化成就华为,研究航海文化就是成就航海。

  4.3 具有优秀企业文化的航运装备制造商,航海工具---船,船体,关键动力机械设备和备件,桨等按照安全高效环保健康(SQEH)理念不断提高、精益求精的企业文化。优秀企业航运装备制造商必定把客户的安全、高效、环保、健康等客户需求作为追求目标,满足、呵护客户的需求,精益求精造出更好的装备、更好的产品。

  4.4 具有优秀服务文化的服务商,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服务商专业安全、及时可靠、经济便捷地服务船舶和船员成为可能;随着未来大数据的发展,船舶的需求随时能得到呵护和关照,备件或设备的生产,物流,服务上船就像一个链条一样,同时传动,这将更加的高效,更加的经济。

  4.5 具有优秀航运文化的区域、民族、国家和社会,体现在某个区域是否有流行航运文化的传统,某个民族是否有热爱和崇尚航运文化的习惯,某个国家是否有真正重视航运文化的制度,某个社会是否有认知航运文化的渠道和尊重、礼遇航运人的风气。

  航运人创造的航运历史、航运习俗等航运精神财富,需要从国家意志层面,给予肯定和弘扬,这将给予每个人以启迪和教育,这将表现为航运人精气神的改变和提高,这将给社会、企业、团队等层面更快、更优的发展,提供精神财富和源源动力。

  以上仅是个人关于航运文化的粗浅认识,仅供参考!您心目中的航运文化是怎样的?欢迎您的分享,敬请关注航海文化之探索(三)---航运人文化

  海运圈聚焦专栏作者 时老轨

  28-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