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批造船计划曝光!马士基继续大转向!

2025-02-2270

  据《贸易风》消息,近日,丹麦航运巨头马士基正与中国船厂及吨位供应商洽谈,计划新增一批液化天然气(LNG)双燃料集装箱船订单。

  据新造船消息人士透露,马士基已向至少三家中国主要船厂询价,计划订造多达12艘15000 TEU集装箱船,涉及国有和民营船厂。

  此外,马士基还与吨位供应商Seaspan就LNG双燃料集装箱船新造船项目进行谈判。消息人士称,Seaspan自身已拥有大量集装箱船新造船订单,目前正计划在中国追加一系列新订单。这些订单中的部分船舶可能会与马士基签订租约,或者Seaspan可能会将其部分船位转让给马士基。

  密切关注马士基的业内人士表示,该公司正在进行一次大规模的内部战略评估。有分析认为,如果马士基决定推进这批新船订单,其新造船数量可能累计达到30至40艘。

  马士基对此表示“不对市场传闻置评”。

       从甲醇到LNG:马士基战略转舵

  马士基曾是甲醇燃料的坚定捍卫者,其高管多次公开表态,强调甲醇在航运绿色转型中的潜力,并有意避开LNG。然而,2024年中期,该公司却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完成了从甲醇到LNG双燃料的战略转向,仅用几周时间就扭转了行业对替代燃料的讨论风向。这一转变堪称戏剧性。

  行业观察人士指出,马士基去年已成功订造了50艘LNG双燃料集装箱船,并保留了另外10艘的选择权,因此如果该公司再次大举订造此类船舶,他们并不会感到意外。

  截至2024年底,马士基已直接签约订造了20艘LNG双燃料新船,其中包括在韩国韩华海洋订造的6艘15000 TEU船舶及4艘备选船,以及在中国新时代造船订造的另外6艘15000 TEU船舶及同等数量的备选船。此外,马士基还在扬子江船业订造了2艘9000 TEU和6艘17000 TEU船舶。其余船舶则来自吨位供应商,包括Seaspan的19艘新船、SFL公司的5艘以及Capital Maritime & Trading的6艘。

       转向背后的驱动因素

  为何马士基会在甲醇燃料上踩下刹车,转而拥抱LNG双燃料?答案在于现实与战略的交汇。

  一方面,绿色甲醇的供应瓶颈和高昂成本暴露无遗。尽管甲醇被誉为未来航运的理想燃料,但其生产规模和供应链远未成熟。2024年,绿色甲醇的稀缺性推高了价格,使其在短期内难以成为经济可行的选择。相比之下,LNG作为一种成熟燃料,拥有全球化的供应链网络和相对稳定的价格,为马士基提供了更现实的过渡方案。

  另一方面,LNG双燃料技术的成熟度是关键推动力。与甲醇燃料船相比,LNG双燃料船在技术上更为可靠,能够在环保与经济性之间找到平衡。更重要的是,LNG基础设施的广泛覆盖降低了船东的运营风险,这种兼容性对马士基这样的大型运营商尤为重要。

  克拉克森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新造船订单共有820艘具备使用替代燃料的能力,总吨位达到6220万吨。其中,390艘可使用LNG作为燃料、119艘可使用甲醇燃料、72艘可使用LPG燃料以及206艘可使用电池/混合动力。与往年相比,LNG双燃料技术重新占据主导地位,占替代燃料船舶订单的70%,而甲醇燃料船舶的份额则从去年的30%下降到14%。

  这一数据清晰地勾勒出航运业燃料选择的风向变化,而马士基无疑是这一转变的催化剂。

       燃料多样化的战略考量

  马士基曾试图淡化其在燃料选择上的态度转变。2024年10月,马士基在敲定首批LNG双燃料船舶订单时,其能源转型负责人Morten Bo Christiansen表示:“这绝不是对化石LNG的认可,也不是对甲醇的背离。这是一项组合策略,旨在获得更广泛的绿色燃料选择。”他进一步解释称,转向LNG与生物甲烷及其在绿色燃料组合中的潜在作用有关。

  此后,马士基能源市场/能源转型副总裁Emma Mazhari以及船队管理及技术负责人莱昂Leonardo Sonzio均表示,公司致力于实施燃料多元化战略,重点关注多种绿色能源来源。

  当前,航运业对替代燃料的具体选择仍较迷茫。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全球仅有7.6%的在役船舶具备使用替代燃料或混合动力推进的能力,而克拉克森预计,到2030年,全球船队中也将仅有五分之一的船舶可使用替代燃料。

  这种迷茫也反映在新船订单中,2024年新船订单的35.9%或 1,053 艘船舶可使用LNG燃料,9.4% 或 301 艘船舶可使用甲醇燃料,2% 或 131 艘船舶可使用LPG燃料,约 3.3% 或 491 艘船舶将使用其他替代燃料。

  尽管LNG双燃料目前占据上风,其长期前景仍存变数。化石LNG的碳足迹依然不容忽视,而生物甲烷等可再生燃料的规模化应用尚未成熟。若甲醇或氢燃料在未来突破技术瓶颈,行业风向可能再度转向。

  马士基的战略调整为全球航运业敲响了警钟:在快速变化的市场中,固守单一路径无异于自缚手脚。面对未来日益严苛的环保法规和全球能源市场的变化,航运公司需要在多元化能源选择、技术创新和市场需求之间找到平衡,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资料来源:海运圈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