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7日,丹麦航运巨头马士基官宣,已与印度科钦造船厂有限公司(CSL)签署谅解备忘录(MoU),旨在探索在印度开展船舶维修、维护和建造领域的合作机会。
根据马士基官网声明,双方备忘录涵盖多个关键合作领域:
-
分享技术专长,以实现船舶维护的全球标准
-
探索船舶维修、干船坞和新造船机会
-
开展聚焦负责任实践的联合培训项目
-
为科钦造船厂员工和马士基海员提供技能发展计划
马士基表示,此次合作正值全球航运业面临修船厂产能紧张的关键时刻,标志着印度向成为全球顶级海事服务中心迈出了重要一步。根据备忘录,马士基将凭借其作为全球船队运营方的丰富经验,助力科钦造船厂提升能力,重点聚焦于集装箱船舶的维护、修理和干船坞作业。合作初期将专注于7000 TEU以下船舶的水上维修和4000 TEU以下船舶的干船坞作业,未来能力将逐步扩展。
马士基船队管理与技术负责人Leonardo Sonzio说:“随着全球海运贸易的迅猛增长,我们与科钦造船厂的合作体现了我们对加强印度海事基础设施建设的承诺。首艘马士基船舶计划于2025年在科钦造船厂进行维修,这将是我们长期合作关系的开端。”
科钦造船厂执行董事Rajesh Gopalakrishnan说:“此次合作是科钦造船厂作为印度领先修船企业的重要里程碑。马士基的全球经验与科钦造船厂的能力相结合,将有助于我们在全球修船和造船市场中占据更大份额。”
当前,印度政府正大力推动造船业发展,目标到2030年跻身全球十大造船国行列,到2047年成为全球前五的造船国,其正在制定一项包含财政和税收激励措施的政策方案。
根据拟议的造船政策,印度政府计划推出船舶回收信用票据计划,并在十年内为本土船厂提供固定比例的补贴,以推动造船业发展,作为促进制造业整体发展的一部分。提案称,船厂在建造普通船舶时可获得20%的成本补贴,建造油轮、天然气船、化学品船和集装箱船等特殊类别船舶时可获得25%的补贴,建造绿色船舶和采用未来技术的船舶时可获得30%的补贴。该补贴计划将持续至2034年3月,并可能延长至2047年。
印度政府还计划设立一项初始资金为2500亿卢比的海事发展基金(MDF),用于为船厂的新项目或现有设施扩建提供股权支持。
此外,印度阿朗(Alang)是全球最大的船舶拆解基地,当地的船舶回收商已升级设施,以符合国际海事组织《香港国际安全与环境无害化拆船公约》(HKC)的要求。该公约将于明年6月26日生效。随着HKC的实施,阿朗船舶回收商预计,全球船东将越来越多地选择印度进行绿色船舶回收。
根据拟议的船舶回收信用票据计划,船东在印度拆船厂拆解船舶时,将获得相当于船舶废料价值40%的信用票据,该票据可用于在印度船厂建造新船时抵扣成本。这一政策,加上拟议的海事发展基金和造船补贴,正促使MSC以及韩国韩华海洋(Hanwha Ocean Co Ltd)等企业考虑在印度投资建厂和造船。
资料来源:海运圈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