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股集体大涨大跌的背后

2017-05-141890

【引言】

近闻港口股集体大涨,业界一片兴奋。笔者出于好奇浏览了相关资料,发现了港口股不仅有“集体大涨”,还有“集体大跌”。遂收集了近五年(2013-2017)来港口股集体涨跌的信息资料,以时间、港口股涨跌、政策因素、国内GDP、BDI走势为栏目,分列为两张表格:《2013-2017年国内港口股集体大涨选录比较表》与《2013-2017年国内港口股集体大跌选录比较表》,以求对港口股集体大涨大跌的背后的认知,或能供业界同仁一目了然。

【提示】
制作此二表时,笔者想到了一些问题,一并罗列出来,以供有兴趣者阅表时参考。

1、关联性与因果性

以大数据眼光审视列表诸项,注重各项之间的关联性,切忌拘泥于因果性阅读。而且,正相关与负相关也不是固化的。即以今年港口股集体大涨为例,3/24-30港口股涨势与BDI走势呈正相关;但至4/18-25及5/2,却又成负相关了。可见,两者之间只有关联性,并不存在因果关系。

2、政策利好与概念炒作

港口股是港口企业的资本运作,股市与码头营运市场是两个不同的市场,两者有关联,但也不存在因果关系。在中国特色市场经济条件下,股市尚处于初级阶段,还很不成熟,短期性、投机性特征比较明显。就港口股来看,政策的利好、概念股的炒作比较突出。从表中即可见新常态、供给侧改革、自贸区、一带一路、区域经济一体化等主题的影响所及。

3、港口股涨跌与同质化竞争

在近五年港口股集体大涨大跌的阵势中,比较少见大型港口出场,主要集中于中型港口,为什么?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业界周知,近年来对环渤海、京津冀地区港口出现同质化竞争质疑不断,交通运输部也回应,局部区域码头同质化竞争确实较为激烈。这不可能不影响这些地区域港口股的走向。

4、股市与实体经济

有研究指出,中国股市尚不能反映中国经济,股指与GDP各有缺陷且相关性较弱。例如从表一可见,今年一季度国内GDP创近六个季度新高,在此背景下出现港口股集体大涨,似乎存在一定的因果关系。但是,2016年一季度国内GDP创2009年一季度(28个季度)以来最低,而3/27-31港口股却出现5股涨停7股大涨,这又是一种什么关系呢?

5、市场生态与自律制衡

只要实行市场经济,不管是不成熟的初级阶段,还是相当成熟的高级阶段,都要受市场经济规律的制约,而且,初级阶段所受制约的程度更大。从表二可见诸如“产能过剩风险”、“结构调整阵痛”、“需求不足,经济增长减速”等等,相当程度上即为市场经济规律制约所致。据笔者陋见,市场生态自律制衡即为规律性表现。例如,今年3/29港口股集体大涨,同时出现次新股、创业板破位下挫,这便是股市整体在同一时间的一种平衡。又如,今年4/18-21港口股集体大涨(见表一),在同样背景下,至4/21-24紧接着即出现港口股集体大跌(见表二),这就是港口板块在不同时间的一个平衡。

【表一】2013-2017年国内港口股集体大涨选录比较表 

【表二】2013-2017年港口股集体大跌选录比较表


【结语】


上述种种乃一孔之见,提示问题,不作展开,不下结论,权充“药引”,仅供思考。对本文所列表格,尽可见仁见智。但不可不备大数据眼光,聚焦关联性,深入分析,或可见有所得,识有所据。

海运圈聚焦专栏作者:俞鹤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