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系海员 筑梦远航——2022第十二届世界海员日”线上论坛顺利举行!

2022-06-27639

  6月25日,“情系海员 筑梦远航——2022 第十二届世界海员日”线上论坛(以下简称论坛)顺利举行。

  论坛由上海船东协会、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促进会国际船舶管理与海事服务分会(SISMA)、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促进会海员服务专业委员会(SSPC)、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促进会国际船舶机务管理专业委员会(STSA)、辽宁省船东协会、辽宁省船员协会、大连船舶机海务协会、大连船东协会、舟山市国际海事服务基地建设指挥部、江海联运产教联盟(IARCT)、浙江船东协会、舟山海员管理协会三地12家单位主办;由上海海事大学 MBA 教育中心、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促进会航运与海洋文化工作委员会、上海市航海学会、辽宁省航海学会、河北航运协会、宁波市航海学会、浙江海洋大学、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协办。

  围绕国际海事组织今年“世界海员日”的主题“远航——过去和现在,分享你的旅程故事”, 论坛邀请了政府组织、航海院校、航运企业及相关海员代表,分享作为海员在旅途中的故事,纪念为我国航海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前辈,展望未来海员行业发展。

  本次论坛分为上海、舟山、大连三个会场,由SISMA副主任王永泓、赢海科技副总经理王玲知担任主持。

  泰华船管总经理叶圣兵进行了《在第十二个世界海员日,我想对中国海员说》的主旨演讲。通过世界海员日历年主题的分享,讲述海员目前在社会上的地位与现状,呼吁海员通过提升自身技能来增强自己总体社会竞争力,行业媒体应发挥积极作用,传递航运正能量。

  舟山东方国际海事服务有限公司总轮机长时阳作为一名曾经的海员,从6个方面讲述了海员历史、海员精神传承以及自身对全体海员祝福。时阳认为,海员是为国家航海事业做贡献, 敢于为国航海的航海勇士;海员精神就是爱国、爱家,敢干、能干,精益求精、同舟共济的航海精神,是航海文化的精髓和核心,需要年轻的海员不断传承与发展。

  森海海事副总经理罗成就未来中国海员的发展和就业趋势进行了详细的讲解。罗成表示,市面上对中国海员的需求量非常大,但由于疫情原因以及培养合格海事专业学生所需的时间问题等,导致我国海员资源非目前常短缺。未来,在保障海员自身应享有的权益、营造航海文化的良好社会氛围,以及保证海员工资与投入成正比的情况下,我国海员队伍才会不断发展壮大。

  赢海科技董事长尹修猛进行了《赢海航运综合服务平台能为海员做点什么》的主题演讲。尹修猛认为,航运业的发展不仅需要船东和海员,还需要整个产业链相关企业的配合与发展。海员朋友们需要一个专业的学习、培训平台来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以便在航运的不确定以及其他国际竞争中保持自己的优势。

  京瀚科技集团董事长王坤秀从自身出发向与会嘉宾讲解了自己作为船东如何与海员进行沟通的方法。王坤秀表示,船东与海员是航运业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有效的沟通是增进双方情感的方式。船东通过信息对称与共情,站在海员的角度来看问题、分析问题,才可以达到人船合一,实现与海员的互利共赢。

  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校长吴中平介绍了舟山国际海事服务产业发展的现状,阐述了海员从事海事服务业的优势。吴中平强调,舟山是国际海事服务的“天选之地”, 为海员提供了广阔的职业发展的可能性,政府及行业组织为海员提供海事服务职业培训和实习机会至关重要,航运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高素质的海员,教育在航运业中的作用日趋重要。

  在圆桌连线互动主题研讨环节,众嘉宾围绕未来航运强国需要海员具备的素质 以及如何培训和留住高素质的海员队伍进行交流讨论。

 

  参与嘉宾为国际航运中心发展促进会副秘书长/国际船舶管理与海事服务分会(SISMA)会长卢永智、国际航运中心发展促进会国际船舶机务管理专业委员会(STSA)会长熊玲龙、上海海事大学国际教育学院院长/国际交流处处长阮巍、大连船舶机海务协会会长才玉国、河北省航运协会会长杜向东、浙江海洋大学副书记王捷。

  论坛最后,STSA秘书长黄道献代表会务组致谢词!

  资料来源:海运圈聚焦、海大航运视界  编辑:Evan Li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