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个问题要分阶段来看。
我国天然气的来源主要分为国产气、进口管道气和进口LNG(液化天然气)等。我国是全球第二大LNG进口国,以进口LNG定价为例,早期由于天然气市场发展成熟度不高,且天然气与石油存在一定的替代关系,进口LNG以长期资源为主,所以价格会与油价挂钩。
随着LNG及天然气市场的进一步发展,目前进口LNG的定价方式比较灵活:现货交易以固定价或挂钩东北亚地区现货价格指数(JKM)为主,中长期资源出现了挂钩生产国天然气价格指数(如美国Henry Hub)、挂钩消费国天然气/LNG价格指数(如欧洲TTF,东北亚地区JKM)等形式。
02 、天然气的成本高吗?
没错,要了解定价就要先了解成本,说到天然气成本,还要从天然气产业链的情况说起……
天然气产业链从上游到下游,可以分为三类:
上游勘探生产环节
主要是指对天然气进行勘探、开采和净化,根据需要进一步压缩或液化加工。
中游输配送环节
是将天然气由加工厂或净化厂送往下游分销商经营的长距离管道输送和LNG/CNG(压缩天然气)槽车配送等环节。
下游分销环节
通过中游输运将上游天然气输送后,一部分直接供给了终端用户,另外一部分销售给城市燃气分销商,然后其通过自建的城市管网、运输车等对城市内的终端用户进行销售。
那么!我国天然气产业链上各环节价格是怎么制定的呢?

我国天然气产业链各环节都存在政府管制气量和市场化气量,分别对应着政府定价+市场定价,两种定价模式
上游气源供应环节
国产常规气和2015年前的进口管道气受到政府限价;
而煤层气、页岩气、海气等国产非常规气,以及进口LNG和2015年后投产的进口管道气等进口资源,其价格实行市场化定价,且进口气采购价格机制与国内市场不接轨。
中游输配送环节
管道气的管网运输费用主要为政府定价模式;
而CNG/LNG等非管道气、进入交易中心交易的气量、储气调峰气量的配送费用也接受政府的严格监管。
下游分销环节
直供的终端大用户为市场化定价;
城燃分销商的终端用户中,优先保障民生用气,且居民用气实行严格的政府限价,而工商业用气则实行“基准价+浮动幅度”的半市场化定价。
我国从2015年开始逐步落地天然气行业体制改革,总体思路是“管住中间,放开两头”,也称为“X+1+X”体系,即政府只对属于网络型自然垄断环节的管网输配价格进行监管,放开上游气源及下游销售环节,实行市场化定价机制。随着天然气行业体制改革的推进,我国天然气行业的市场化发展将更加充分。
来源:海油思享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