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龙星表示,近年来迅速发展的新兴工艺——丙烷脱氢(PDH)的原材料就是丙烷,而丙烷脱氢之所以能够迅速发展,与其良好的利润状况密不可分。我国丙烯市场缺口持续存在,丙烷脱氢是制造丙烯的一种重要方式,其中原料丙烷的费用约占总成本的90%,而我国丙烷的来源大部分依赖国外进口。
2019年,全球LPG产量3亿吨左右,油田气生产LPG占2/3,北美和中东是全球LPG的主要产区,以油田“纯气”为主。同时,北美和中东也是全球LPG两大资源中心,由于中美贸易战等因素,2019年2月后,中国不再从美国进口丙烷。从数据来看,2019年6月,我国进口丙烷130万吨,其中70%左右的进口量来自中东地区。
在LPG需求端,我国2019年LPG表观消费量为6064万吨,同比增长8.5%,随着天然气对民用燃料的替代以及化工原料进料滞缓,我国LPG消费量同比增速在2016年达到25%,随后快速下行,对外依存度也在2016年后逐渐稳定,2019年对外依存度达到34%。在LPG消费端,近年化工消费增长快速,燃料占比有所下降,但燃料消费仍是最大消费领域。PDH的快速发展,拉动了LPG在化工领域的消费,这也是近两年LPG进口量快速增长的因素。
未来LPG供需结构格局仍是寡头垄断全球供应,中东和北美为供应的两极,中东国家的传统市场在南亚和东南亚,北美的传统市场在南美、欧洲和日韩台湾地区,而中国因为国内巨大的消费市场和发展潜力成为两极的焦点。从进口依存度来看的话,印日韩等亚洲消费国进口依存度均比较高,我国虽然进口依存度相对偏低,但因巨大的消费体量,占据最高的进口绝对水平。

由海关总署全球贸易监测分析中心和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合作编制的“中国LPG综合进口到岸价格”,由中国液化丙烷综合进口到岸价格及中国液化丁烷综合进口到岸价格两个部分构成,综合反映上一周我国LPG进口到岸的价格水平。这是对我国液化石油气价格市场化定价体系的有益探索,为LPG化工市场化提供重要参考依据,有利于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及时有效对接,进一步提升我国在国际LPG市场上的影响力。
未来,交易中心还将积极研发LPG产品的线上交易模式,扩大交易品种,增加交易规模,为我国LPG价格政策制定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信息,建立能够充分反应我国LPG特征和具有广泛代表性的LPG价格体系,尽快提升LPG进口定价话语权。
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是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直接指导下,由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国家级能源交易平台。2015年3月4日在上海自贸区注册成立,2015年7月1日试运行,2016年11月26日正式运行。交易中心由十家股东单位组成:新华社、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申能集团、北京燃气、新奥能源、中国燃气、港华燃气、中国华能,注册资本金10亿元,类型为有限责任公司(国内合资)。
来源: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 作者:李明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