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孚特石油研究高级分析师EmmaLi、标普全球普氏亚洲市场拓展经理王辰宇和金联创能源部总编韩景媛分别针对亚洲原油市场表现、亚太原油价格走势及炼油利润、中国成品油市场现状及趋势这三个议题展开讨论。
来自亚太地区400多名石油行业的知名企业高管、国际贸易官员、分析师、贸易商、投资经理、研究学者等参加了此次研讨会,其中包含壳牌、中石油、中石化、花旗银行、中国银行、德勤、毕马威、中粮期货等百强知名能源企业和金融机构。
近期国际油价受到多方面事件影响出现剧烈波动,油产品需求受疫情影响迅速下降并持续减少,OPEC成员国及主要产油国经过多轮协商谈判,终于达成减产协议,原油存储库容即将耗尽,5月份原油期货价格历史性跌为负值。
在这样的背景下,亚洲油产品市场将如何表现?对油价的波动会产生怎样的影响?成品油市场又会发生哪些变化呢?
首先,路孚特石油研究高级分析师EmmaLi女士介绍了新冠疫情期间亚洲原油市场的表现:二月份,受疫情影响,中国炼厂停工和减产,港口库存及海上浮仓开始增加;三月份,OPEC+减产谈判破裂,各大产油国宣布四月全面提产,油价跌破30美元/桶水平,跌幅过半。商储库存租用饱和,船运费用飙升400%;四月份,全球石油需求萎缩3000万桶/日,各大石油公司削减2020年资本支出共计625亿美元,油价跌破20美元/桶水平,WTI甚至出现负油价,OPEC+达成历史最高减产协议,中国炼厂受地板价支撑,开工率大幅提升;五月份,OPEC+减产970万桶/日,Brent提振至当前30美元/桶水平,船运费用回落。同时,中国5月原油进口创新高。
因此,减产和抄底成为新冠疫情下原油市场的主旋律。



接着,标普全球普氏亚洲市场拓展经理王辰宇先生就亚太原油价格走势与炼油利润展开了分析:
今天2月开始,由于新冠疫情的全球蔓延,全球现货原油基准价因需求蒸发而暴跌,现货原油跌幅略小于期货市场,迪拜调期合约第一、二月价差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迪拜所代表的中东原油市场前所未有地走弱,形成了明显的供过于求的局面。



价格方面:(1)受地板价托底(发改委设定40美元/桶地板价)、国家出台积极刺激经济政策(疫情初期免收车辆通行费;新基建投入2286.05亿元,同比上涨68.6%。)、国内需求向好(3月初开启复工潮,国内刚需形成支撑)、贸易商抄底频现等因素的影响和支撑,国内成品油价格跌幅明显小于国际原油。(2)汽柴油价格倒挂幅度不断拉宽:柴油需求恢复较好,汽油因疫情接触初期出行频率和半径受限,需求回升依然缓慢。与此同时,进口调油原料价格低廉,国内调油热度增加,低价调和资源冲击汽油市场。
因此,柴油跌幅明显小于汽油,汽柴油再现倒挂。



原油方面:未来几个月,国际疫情形势有所好转,OPEC自5月执行减产,并有意向继续扩大减产,原油价格将震荡上行。
供应方面:由于地炼产量将继续冲高,主营预计下半年释放产量、前期东北地炼以及山东地炼销售大量期货、低价进口调油料令国内调油活动活跃以及出口转内销等因素影响,供应压力将逐渐增加。
需求方面:基建热潮支撑柴油需求,汽车产销数据持续偏弱,柴强气弱的格局依旧保持。
批发方面:多空交织导致供应压力逐步扩大,原油震荡上行形成一定利好。
零售方面:由于零售停调和加油站促销等因素,汽油批发行情难有大涨,零售价格继续停调,汽油批零价差将保持高位,给予促销空间,低油价红利将延续。
此次网络研讨会所讨论的议题涉及整个亚洲地区原油及成品油的市场动态和价格走势,具有一定的行业高度和国际视野,为石油从业者了解整个亚洲地区原油及成品油市场和把握整体行情趋势提供了专业的决策依据和意见参考。三位嘉宾深入而专业的分析获得了与会者们的一致好评。发言嘉宾们对国际石油市场的洞察和预测也得到了与会者们的认可。
来源:金联创能源